[發明專利]一種無線路由器訪問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874732.7 | 申請日: | 2017-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0768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22 |
| 發明(設計)人: | 劉武;孫東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29/12 | 分類號: | H04L29/12;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11002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瑩;吳歡燕<國際申請>=<國際公布>=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線 路由器 訪問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無線路由器訪問控制方法,包括:S1、將第一全局IPv6地址分配給請求接入無線網絡的第一內網節點;S2、根據獲取的第一內網節點的第二MAC地址和第一內網節點發送的身份標識信息,生成第三全局IPv6地址,并根據第三全局IPv6地址和第一全局IPv6地址進行接入認證。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無線路由器訪問控制方法,通過基于節點的身份標識信息和MAC地址生成的全局IPv6地址進行訪問控制,實現了節點身份的實名認證,有效防止了IPv6網絡中出現的安全隱患,提高了基于IPv6的無線路由器通信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無線路由器訪問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互聯網技術及其應用的迅猛發展,現有IPv4地址即將耗盡。因此,國際互聯網工程任務組(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簡稱IETF)提出了下一代互聯網協議IPv6,不僅解決IPv4地址危機的問題,還提供巨大的地址空間,充分滿足移動互聯網、車聯網和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應用的需求。
隨著無線上網技術的快速普及,無線路由器在人們工作、生活、學習、娛樂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無線路由器要在一個非常有限的空間內實現支持移動節點的訪問控制非常困難,通常情況下都是依靠開源操作系統的內嵌防火墻工具實現功能非常單一的訪問控制措施。
IPv6的核心協議ICMPv6在地址分配、路由、差錯控制等諸多方面都起著關鍵作用,但由于其所有報文都是通過廣播的方式全網廣播,而且沒有認證機制,導致假冒地址、中間人攻擊等各種各樣的安全問題。因此,現有基于IPv6的無線路由器通信安全性不高。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存在的基于IPv6的無線路由器通信安全性不高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無線路由器訪問控制方法。
本發明提供一種無線路由器訪問控制方法,包括:S1、將第一全局IPv6地址分配給請求接入無線網絡的第一內網節點;S2、根據獲取的所述第一內網節點的第二MAC地址和所述第一內網節點發送的身份標識信息,生成第三全局IPv6地址,并根據所述第三全局IPv6地址和所述第一全局IPv6地址進行接入認證;
所述步驟S2進一步包括:S21、根據無線路由器內網網卡全局IPv6地址的前綴地址、所述身份標識信息和所述第二MAC地址生成第三全局IPv6地址,并將所述第三全局IPv6地址與所述第一內網節點發送的第二全局IPv6地址進行對比;S22、當所述第三全局IPv6地址等于所述第二全局IPv6地址時,根據所述身份標識信息,查詢節點信息庫中所述身份標識信息對應的第一全局IPv6地址,并將所述第一全局IPv6地址與所述第三全局IPv6地址進行對比,當所述第一全局IPv6地址等于所述第三全局IPv6地址時,允許所述第一內網節點接入無線網絡;
其中,所述第一全局IPv6地址是根據無線路由器內網網卡全局IPv6地址的前綴地址、身份標識信息和第一MAC地址生成的。
優選地,所述步驟S21進一步包括:當所述第三全局IPv6地址不等于所述第二全局IPv6地址時,不允許所述第一內網節點接入無線網絡;所述步驟22進一步包括:當所述第一全局IPv6地址不等于所述第三全局IPv6地址時,不允許所述第一內網節點接入無線網絡。
優選地,所述步驟S21具體包括:將所述身份標識信息和所述第二MAC地址進行加密計算生成的64位16進制數,設置為所述第三全局IPv6地址的后64位;將所述無線路由器內網網卡全局IPv6地址的前64位,設置為所述第三全局IPv6地址的前64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7473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