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西葫蘆大棚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873896.8 | 申請日: | 2017-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485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2 |
| 發明(設計)人: | 祝順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鎮江三龍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2/05 | 分類號: | A01G22/05;A01B79/02;C05G1/00 |
| 代理公司: | 鎮江京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薛華芳 |
| 地址: | 212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定植 西葫蘆 大棚栽培 播種 大棚膜 澆水量 采收 大棚 施肥 整枝 栽培 田間管理 播種育苗 覆蓋地膜 種子處理 追肥 除草 催芽 覆蓋 覆土 耕翻 苗床 足底 整地 成活 澆水 土地 苗木 育苗 生長 保證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西葫蘆大棚栽培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A、整地施肥:在栽培前對栽培土地深耕翻耙,在翻耙過程中對土地進行施肥;B、種子處理,催芽可播種;C、播種育苗:采用苗床方式育苗,播種前澆足底水,播種后覆土再覆蓋地膜,保持濕度;C、定植:在大棚上覆蓋大棚膜并對苗木進行定植,定植前期大棚始終覆蓋大棚膜;D、田間管理:定植后進行表面澆水,定植成活后加大澆水量,在此過程中進行除草并進行整枝,進入后期,逐步減少澆水量并進行追肥;E、采收。采用上述方法后,不但適合多個季節的生長,而且保證了最終產品的品質,采收后的西葫蘆具有非常高的醫藥價值,其營養也十分豐富,品質得到大幅度提升,增加了經濟效益和醫用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大棚蔬菜栽培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西葫蘆大棚栽培方法,屬于農作物栽培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西葫蘆為葫蘆科南瓜屬中葉片具較少白斑,果柄五棱形的載培種,一年生草本植物, 西葫蘆含有較多維生素C、葡萄糖等營養物質,尤其是鈣的含量極高,瓜肉含較多水分及葡萄糖、戊聚糖等,19世紀中葉中國開始栽培,是目前蔬菜生產中用量最大的種類, 傳統上,長江中下游地區普遍采用露天栽培,由此導致西葫蘆產量低,另外,其栽培方法也不太適當,使得品質不是很好,限制了營養價值的提升。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產量高、品質好且營養價值得到較大提升的西葫蘆大棚栽培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西葫蘆大棚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整地施肥:
在栽培前對栽培土地深耕翻耙,在翻耙過程中對土地進行施肥使肥料充分融入到土地中,施肥種類為腐爛玉米秸稈、雞糞、復合肥;
B、種子處理:
用45-50℃的溫水浸泡種子25-30分鐘,再浸種3-5小時,然后用3-5%高錳酸鉀溶液浸種10-15分鐘,在28-32℃的溫度條件下催芽,種子出芽70%-80%時,即可播種;
C、播種育苗:
采用苗床方式育苗,播種前澆足底水,播種后覆土2-3厘米,再覆蓋地膜,保持濕度,出苗后,撤去地膜,定植前9-11天,將白天溫度控制在18-28℃,夜間降至7-9℃,苗齡為25-35天;
C、定植:
在大棚上覆蓋大棚膜并對苗木進行定植,定植密度1200-1500株/畝;定植前施腐熟農家肥3500-4000千克/畝,定植前期大棚始終覆蓋大棚膜,中期間隔放風,控制生長環境為20-25℃;
D、田間管理:
定植后進行表面澆水,定植成活后加大澆水量,在此過程中進行除草并進行整枝,進入后期,逐步減少澆水量并進行追肥;
E、采收:
西葫蘆采食嫩瓜,開花后4-10天、果重150-250克時采收。
所述步驟A中施肥量為腐爛玉米秸稈600-650千克/畝,雞糞3000-3500千克/畝,復合肥20-30千克/畝。
所述追肥施腐熟稀糞2500-3000千克/畝。
采用上述的方法后,由于種植時首次提出了新的土地處理手段并且選用了合理的肥料,由此為其生長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另外,合理苗木處理手段加之在覆蓋大棚定植管理手段,由此使其不但適合多個季節的生長,而且保證了最終產品的品質,采收后的西葫蘆具有非常高的醫藥價值,其營養也十分豐富,品質得到大幅度提升,增加了經濟效益和醫用價值。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西葫蘆大棚栽培方法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鎮江三龍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未經鎮江三龍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7389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