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混合控制和過流保護措施的LLC諧振變換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873514.1 | 申請日: | 2017-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170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高文根;徐東;王坤;何睿;桑康偉;楊運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M3/335 | 分類號: | H02M3/335;H02H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風雅頌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楊紅梅 |
| 地址: | 241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混合 控制 保護措施 llc 諧振 變換器 | ||
1.一種具有混合控制和過流保護措施的LLC諧振變換器,包括電源A,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開關管Q1、第二開關管Q2、諧振電路、變壓器、整流器、負載、檢測電路、電壓比較電路和控制電路,所述電源A的正、負極分別與所述第一開關管Q1的源極、第二開關管Q2的漏極相連接,所述第一開關管Q1的漏極和所述第二開關管Q2的源極分別與所述諧振電路的正極輸入端相連接,所述諧振電路的負極輸出端和所述電源A的負極分別與所述變壓器的輸入端相連接,所述變壓器的輸出端通過所述整流器與所述負載并聯連接,所述控制電路的輸入端分別通過所述檢測電路、電壓比較電路與所述諧振電路、負載相連接,所述控制電路的輸出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開關管Q1、第二開關管Q2的柵極相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混合控制和過流保護措施的LLC諧振變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電路包括電壓檢測電路和電流檢測電路,所述電壓檢測電路連接在所述負載與所述控制電路之間,所述電流檢測電路包括諧振電流檢測電路和負載電流檢測電路,所述諧振電流檢測電路連接在所述諧振電路與所述控制電路之間,所述負載電流檢測電路連接在所述負載與所述控制電路之間。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混合控制和過流保護措施的LLC諧振變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諧振電路包括依次串聯的諧振電容Cr和等效電感Lr,所述變壓器包括勵磁電感Lm和變壓器本體,所述勵磁電感Lm與所述變壓器本體的輸入端并聯連接,所述負載包括輸出電容C0和負載電阻R0,所述輸出電容C0與所述負載電阻R0并聯連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混合控制和過流保護措施的LLC諧振變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電路包括微控制單元MCU和控制信息輸出模塊,所述微控制單元MCU包括AD采集模塊、PI調節模塊、PWM模塊和PFM模塊,所述AD采集模塊的輸入端分別與所述諧振電流檢測電路的輸出端、負載電流檢測電路的輸出端、電壓檢測電路的輸出端相連接,所述PI調節模塊的輸入端與所述電壓比較電路輸出端相連接,所述PWM模塊和PFM模塊的輸出端分別與所述控制信息輸出模塊的輸入端相連接,所述控制信息輸出模塊的輸出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開關管Q1、第二開關管Q2的柵極相連接。
5.如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具有混合控制和過流保護措施的LLC諧振變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壓比較電路包括電流互感器T1、橋式不控整流器LN和比較器LM,所述電流互感器T1的輸入端CT+、CT-分別與所述負載電阻R0的正負極對應連接,所述電流互感器T1的輸出端與所述橋式不控整流器LN的輸入端相連接,所述橋式不控整流器LN的輸出端分別通過輸出電容C2、電阻Req與所述比較器LM的反相輸入端相連接,所述比較器LM的正相輸入端依次通過輸出電容C1、輸出電阻R2、輸出電阻R1與電源VCC相連接,所述比較器LM輸出端依次通過輸出電阻R4、輸出電阻R5、輸出電容C4與所述PI調節模塊的輸入端相連接。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混合控制和過流保護措施的LLC諧振變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橋式不控整流器LN的輸出端與所述比較器LM的反相輸入端之間還依次連接有輸出電阻R3和輸出電容C3,用于對輸出電壓進行濾波處理。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混合控制和過流保護措施的LLC諧振變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開關管Q1、第二開關管Q2均為N溝道MOSFET開關管,所述變壓器為副邊匝數相等的中心抽頭變壓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工程大學,未經安徽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7351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