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雷達的作物病蟲害監測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873195.4 | 申請日: | 2017-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589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2 |
| 發明(設計)人: | 趙鐵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臻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80 | 分類號: | G06K9/80;G06Q50/02;G01S13/8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作物病蟲害 移動終端 作物蟲害 雷達 害蟲 多模式圖像 診斷 處理效率 過程用戶 環境信息 監測系統 雷達掃描 掃描信息 識別系統 數據更新 數據資源 圖像處理 先進技術 專家系統 多模式 獲知 病害 昆蟲 服務器 拍照 存儲 農作物 發送 田間 預測 更新 分析 保證 | ||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基于雷達的作物病蟲害識別系統,提供采用昆蟲雷達先進技術,獲得害蟲的雷達掃描信息,并通過多模式識別進行識別,不但可以對作物蟲害進行識別,也可以通過掃描信息獲得未來即將侵害作物的害蟲進行提前獲知,即可以預測作物蟲害;移動終端拍照后的圖像處理、環境信息接收/發送/存儲、多模式圖像識別、數據更新功能,在移動終端上完成取代傳統PC機上專家系統的功能,通過ARM服務器和在線專家又保證了對所有病害的診斷及識別,整個過程用戶在田間即可完成,從而縮短了診斷時間,提高處理效率。最大程度方便用戶隨時隨地地實用;同時,用戶可根據需要隨時更新本地數據資源,從而能方便地進行各種農作物的分析和處理。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智能農業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雷達的作物病蟲害識別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智能農業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應用到農業生產以及管理中,但隨之而來帶來的問題就是農業工作者對于農業知識的欠缺,缺乏診斷作物病蟲害的經驗和相關知識,傳統專家系統是用戶采集作物圖片后,通過人工上傳的方式傳送圖片到系統后得到結果。但是上述方法存在一些問題,在圖片質量不好的情況下,診斷錯誤率較高,如想提高正確率,需要用戶本身做相應的圖像處理工作,對用戶本身有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此方法會大大延長診斷時間,從而耽誤了最佳防治時間。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成本較低且不需專業技術背景的基于雷達的作物病蟲害識別系統。
一種基于雷達的作物病蟲害檢測系統,包括昆蟲雷達、手持終端、分布在作物種植環境中的環境信息采集節點、專家系統8以及ARM服務器9;
其中,昆蟲雷達用于對作物上方及周圍環境中的昆蟲進行掃描,并獲得雷達回波數據,送至手持終端;
環境信息采集節點7用于獲得包括溫度、濕度和光照度的環境數據,之后將數據發送到ARM服務器;
所述ARM服務器接收手持終端發送的圖片和接收環境信息采集節點7發送的環境數據,并做遠程診斷,并將結果及時反饋給用戶;當ARM服務器9無法識診斷,把環境信息和圖片信息發送給遠程專家系統8進行專家診斷,并將專家診斷結果反饋給手持終端,顯示給用戶,同時更新數據庫,將專家診斷結果中的病害信息錄入自身數據庫同時發給手持終端。
手持終端包括圖像信息采集模塊、圖像處理模塊、多模式識別模塊其中:
圖像信息采集模塊實現對作物病害圖片的采集;
圖像處理模塊對圖像信息采集模塊采集的圖片進行預處理,以便后續的識別;同時,對昆蟲雷達獲取的雷達回波數據進行預處理,得到昆蟲圖片;
多模式識別模塊根據圖像處理模塊發送的病害圖片以及昆蟲圖片進行本地識別;如果出現本地無法識別的情況,移動終端發送圖片到ARM服務器,進行遠程診斷。
還包括信息傳輸模塊、數據存儲模塊以及數據更新模塊,所述的信息傳輸模塊在移動終端不能進行本地不能識別時,發送圖片到ARM服務器;所述的數據存儲模塊利用手機SD卡實現,存儲作物高發病害的信息,為圖像識別模塊提供依據。
所述的數據更新模塊根據ARM服務器端的病害信息,針對高發病害信息或者新的病害信息,進行本地數據庫更新。
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臻鵬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天津臻鵬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7319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深度可分離卷積的阿爾茲海默病分類方法
- 下一篇:一種電子信息傳送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