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紅薯淀粉酸漿廢水改良稻田土壤并降低稻米重金屬含量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872783.6 | 申請日: | 2017-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319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4 | 
| 發明(設計)人: | 催譯丹;周子恒;王艷龍;趙益萌;周佳;周寶龍;王昌緯;周艷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洋縣朱鹮有機產業科技咨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B79/02 | 分類號: | A01B79/02;A01G22/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23300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改良 稻田土壤 紅薯淀粉 重金屬 酸漿 稻米 廢水 稻田 土壤重金屬污染 農業技術領域 土壤中重金屬 土壤有機質 廢水調節 管理步驟 綠色環保 土壤 活化 澆灌 修復 生產 | ||
1.利用紅薯淀粉酸漿廢水改良稻田土壤并降低稻米重金屬含量的方法,采用紅薯淀粉生產的酸漿廢水調節稻田土壤pH值以及改良土壤有機質的方法,抑制土壤中重金屬的活化,達到降低稻米重金屬含量的目的,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驟:
(1))廢水改良土壤:取紅薯加工過程中的酸漿廢水以及灌溉水,其中酸漿廢水的pH值為3.0~3.5,將酸漿廢水和灌溉水進行混合,得到第一次混合水;根據土壤pH范圍,第一次使用混合水滿灌土壤1次,使得土壤的pH調整至6.0-6.9,讓水層自然落干后鈀田,燜田10天時間即可投入有機肥料,然后再次鈀田使土壤肥料混合均勻,進行水稻秧苗栽培;
(2)定期澆灌:水稻秧苗栽培之后,每隔1~2個月,使用酸漿廢水和灌溉水得到的第二次混合水澆灌稻田一次,控制土壤的pH值為6.0-6.9;
(3)稻田管理:按常規稻田管理方法進行管理、收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紅薯淀粉酸漿廢水改良稻田土壤并降低稻米重金屬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1)中,將酸漿廢水和灌溉水進行混合,控制第一次混合水的pH為5.0-5.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紅薯淀粉酸漿廢水改良稻田土壤并降低稻米重金屬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將酸漿廢水和灌溉水進行混合,控制第二次混合水的pH為6.0-6.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洋縣朱鹮有機產業科技咨詢有限公司,未經洋縣朱鹮有機產業科技咨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7278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