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果蔬清洗盆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871683.1 | 申請日: | 2017-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495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2 |
| 發明(設計)人: | 蔣盈 | 申請(專利權)人: | 蔣盈 |
| 主分類號: | A47J43/24 | 分類號: | A47J43/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384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加熱池 清洗池 果蔬 晾干 果蔬清洗 風干 噴水孔 盆體 混合處理方式 殘留農藥 兩側設置 通電加熱 支架固定 漏水孔 斜向上 加熱 申請 清洗 殘留 | ||
本申請涉及食品相關領域,具體的說是果蔬清洗盆,包括盆體,所述盆體中包括清洗池和位于清洗池旁的加熱池,所述加熱池的上部設置有晾干區,所述清洗池的兩側設置有多個噴水孔,所述噴水孔的設置方向斜向上,所述清洗池的底部設置有漏水孔;所述加熱池的底部設置有通電加熱線圈,所述晾干區通過支架固定在加熱池的上部。本申請在對果蔬進行殘留農藥處理的時候,采用了水洗、加熱和風干三種混合處理方式,不會對果蔬造成破壞,最后再放在晾干區中對果蔬風干,把殘留的果蔬進行徹底的清洗。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食品相關領域,具體的說是果蔬清洗盆。
背景技術
隨著栽培技術的不斷進步,蔬菜的生長期已越來越短,而隨著環境污染的加劇,蔬菜的病蟲害也越來越重,絕大部分蔬菜需要連續多次放藥后才能成熟上市。農藥污染較重的有葉類蔬菜,其中韭菜、油菜受到的污染比例最大。茄 果類蔬菜如青椒、番茄等,嫩莢類蔬菜如豆角等,鱗莖類蔬菜如蔥、蒜、洋蔥等,農藥的污染相對較小,但有的比較大。目前在蔬菜生產中使用的農藥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有機磷農藥。該農藥是廣譜殺蟲劑, 應用廣泛 ,主要有樂果、敵百蟲、敵敵畏、內吸磷、對硫磷、馬拉硫磷等60余種。有機磷不穩定,揮發性強,在自然環境容易分解,進入生物體內易被酶分解,故不污染環境,在食物中殘留時間也短,因此慢性中毒少,急性中毒多。有機 磷是神經毒物,人們吃了施用有機磷農藥的果蔬或茶葉、薯類、谷物等,可能發生肌肉震顫、痙攣、血壓升高、心跳加快等癥狀,甚至昏迷死亡。二是有機氯農藥。該農藥是高殘毒農藥,其中六六六、DDT等我國早已禁用, 但至今仍有違規使用的情況,尤其林丹、七O五四、毒殺芬、氯丹等仍繼續使用。有機氯脂 溶性強,不易水解和降解,非常穩定,聚集于人體脂肪,在自然和食物中能長期殘留,停用后自然 環境要經25~110年才 能復原。食物受有機氯污染常是從水體中經浮游生物吸食開始, 魚蝦吃浮游生物,最終進入水鳥、人體,其富集可提高到800萬倍。果蔬及糧、谷、薯、茶、煙草都可 殘留有機氯,禽、魚、蛋、奶等動物性食物污染率高于植物性食物,而且不會因其貯藏、 加工、烹調而減少, 很容易進入人體積蓄。有機氯農藥可致急性或慢性中毒。 急性中毒引 發中毒者中樞神經癥狀。因其積蓄在人體脂肪,故急性中毒性低、癥狀輕,一般為乏力、惡心、眩暈、失眠;慢性中毒可造成人的肝、腎和神經系統損傷,DDT還有致癌性。三是氨基甲酸酯類農藥。該類農藥是應用很廣的新型殺蟲劑與除草劑, 如抗蚜威、 克百威、西維因、殘殺威、殺螟丹等,其毒性跟有機磷相似,但毒性較輕,恢復也快。 食用了殘留這類農藥較多的果蔬及谷、薯、茶等,中毒者會產生和有機磷中毒大致相同的癥狀,但因其毒性較輕,一般幾小時就能自行恢復。四是擬除蟲菊酯類農藥。擬除蟲菊酯類農藥主要有氯氰菊脂(滅百可)、 溴氰菊脂(敵殺死)、 殺滅菌脂(速滅殺丁)等,對人類低毒,但有蓄積性,中毒表現癥狀為神經系統癥狀和 皮膚刺激癥狀。
所以果蔬中的農藥如果不清洗干凈,勢必對消費者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對于果蔬中的農藥殘留無法徹底起到清洗效果的問題,現在提出一種果蔬清洗盆。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申請技術方案如下:
果蔬清洗盆,其特征在于:包括盆體,所述盆體中包括清洗池和位于清洗池旁的加熱池,所述加熱池的上部設置有晾干區,所述清洗池的兩側設置有多個噴水孔,所述噴水孔的設置方向斜向上,所述清洗池的底部設置有漏水孔;所述加熱池的底部設置有通電加熱線圈,所述晾干區通過支架固定在加熱池的上部。
所述加熱池的底部設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設置有漏水孔。
所述晾干區的底部設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設置有漏水孔。
所述盆體外部設置有外殼。
本申請的優點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蔣盈,未經蔣盈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7168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