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顯微注射的稻飛虱卵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865138.1 | 申請日: | 2017-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6697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20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威佰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7/033 | 分類號: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44365 廣州廣典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謝偉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高新技術產***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顯微 注射 稻飛虱卵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顯微注射的稻飛虱卵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收集新鮮稻飛虱卵;按照卵頭尾一致依序排列完成并轉移到粘著有雙面膠的玻片上,干燥2?3min,隨后立即用水飽和的油覆蓋蚊卵,防止蚊卵進一步干燥失水;進行顯微注射,完畢,保留注射過的稻飛虱卵,和雙面膠一起放入純水中,培養2?3d;當稻飛虱卵進入紅眼期時,將稻飛虱卵輕輕挑出放到濕潤濾紙上,2d后,在解剖鏡下觀察是否有幼蟲孵化,然后將孵化的幼蟲轉移到水稻苗的嫩芽上。本發明采用自然不感染wolbachia褐飛虱卵為顯微注射受體,提高感染率為5%?20%,經卵傳代效率也達到80%?100%。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病蟲防害領域,具體地是涉及一種用于顯微注射的稻飛虱卵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稻飛虱,屬于同翅目(Homoptera)
(2)雌蟲產卵為害。
(3)排泄物常招致霉菌滋生,影響水稻的光合作用和呼吸。
(4)傳播植物病毒病。褐飛虱能傳播水稻叢矮縮病等;白背飛虱能傳播水稻黑條矮縮病等;灰飛虱能傳播水稻條紋葉枯病等
目前,防治稻飛虱主要采用的是化學防治,但長期大量使用化學農藥導致農藥殘留污染環境、害蟲抗藥性與再猖獗產生和天敵昆蟲傷害等一系列問題。稻飛虱生物防治近年來逐漸被重視,保護和利用稻飛虱自然天敵是控制稻飛虱的持續有效且環保方式。
為了對稻飛虱進行研究,本領域技術人員一般選用新鮮的稻苗作為飼養殖株,將稻飛虱和稻苗放入到同一空間內,即養蟲籠中,讓稻飛虱自行成長,從而人工培育稻飛虱。
稻飛虱的發育是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幼蟲和成蟲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無、生殖器官等發育成度不同。不完全變態發育經歷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目前,稻飛虱的顯微注射目前都是采用若蟲注射,在解剖鏡下固定若蟲,將所需注射的液體通過顯微注射針,注射到若蟲腹部。這種方法傳代不穩定,感染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種一種用于顯微注射的稻飛虱卵處理方法,該方法可以提高稻飛虱的感染率和代效率。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顯微注射的稻飛虱卵處理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收集新鮮稻飛虱卵;
(2)將在稻飛虱卵排列完成轉移到雙面膠上,干燥2-3min,隨后立即用水飽和的油覆蓋稻飛虱卵,防止稻飛虱卵進一步干燥失水;
(3)進行顯微注射,完畢,保留注射過的稻飛虱卵,和雙面膠一起放入純水中,培養2-3d;
(4)當稻飛虱卵進入紅眼期時,將稻飛虱卵輕輕挑出放到濕潤濾紙上,2d后,在解
剖鏡下觀察是否有幼蟲孵化,然后將孵化的幼蟲轉移到水稻苗的嫩芽上。
優選地,所述收集新鮮稻飛虱卵的方法為:每收集20只產卵期的雌性稻飛虱,放入3-5根新鮮水稻苗中,產卵4-5h,即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威佰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威佰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6513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桔小實蠅卵的顯微注射方法
- 下一篇:一種多功能米蛾飼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