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透明導電性薄膜、觸控屏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864223.6 | 申請日: | 2017-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454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9 |
| 發明(設計)人: | 侯曉偉;黃偉庭;古榮治;余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昌歐菲顯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5/14 | 分類號: | H01B5/14;G06F3/044;G02B5/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石佩 |
| 地址: | 3301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透明導電性薄膜 平整結構 硬涂層 表面壓花結構 第二金屬層 第一金屬層 透明導電層 觸控屏 基材 壓印 制備 表面形成表面 硬涂層表面 表面結構 第二表面 第一表面 生產效率 壓花結構 卷曲 點接觸 金屬層 粘連 與非 生產 | ||
1.一種透明導電性薄膜,包括:
基材,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
依次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硬涂層、第一透明導電層及第一金屬層;
依次形成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硬涂層、第二透明導電層及第二金屬層;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涂層和/或所述第二硬涂層的表面壓印呈非平整結構,以在所述第一金屬層和/或所述第二金屬層的表面形成表面壓花結構;
其中,所述表面壓花結構的范圍覆蓋所述第一金屬層和/或所述第二金屬層的表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導電性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壓花結構包括多個間隔分布的凸起,且所述凸起的高度為0.05至2μ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導電性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頂面呈平面,且所述頂面與所述基材的表面平行。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透明導電性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呈立方體形或棱臺形。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導電性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頂面呈弧面,且所述頂面背向所述基材的表面凹陷。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透明導電性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呈半球形。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導電性薄膜,其特征在于,相鄰兩個所述凸起之間的距離大于所述凸起橫向尺寸的兩倍。
8.一種透明導電性薄膜,包括:
基材,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
依次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硬涂層、第一光學層、第一透明導電層及第一金屬層;
依次形成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硬涂層、第二光學層、第二透明導電層及第二金屬層;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學層和/或所述第二光學層的表面壓印呈非平整結構,以在所述第一金屬層和/或所述第二金屬層的表面形成表面壓花結構;
其中,所述表面壓花結構的范圍覆蓋所述第一金屬層和/或所述第二金屬層的表面。
9.一種觸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觸控屏由上述權利要求1至8任一項所述的透明導電性薄膜所制成,所述觸控屏包括觸控區及引線區,所述第一金屬層及所述第二金屬層位于所述引線區;所述觸控區包括由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蝕刻而成的第一電極、及由第二透明導電層蝕刻而成的第二電極;所述引線區包括由所述第一金屬層及位于所述引線區的第一透明導電層被蝕刻形成的第一引線,及由所述第二金屬層及位于所述引線區的第二透明導電層被蝕刻形成的第二引線。
10.一種觸控屏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
提供一種如上述權利要求1至8任一項所述的透明導電性薄膜;
蝕刻所述第一金屬層和所述第二金屬層,以露出觸控區的第一透明導電層和第二透明導電層,并形成位于引線區的金屬引線圖案;
蝕刻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和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以形成位于觸控區的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并形成位于引線區的透明引線圖案,所述金屬引線圖案與所述透明引線圖案共同構成電極引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昌歐菲顯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昌歐菲顯示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6422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