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鈦鐵礦的選別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859115.X | 申請日: | 2017-09-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264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4 |
| 發明(設計)人: | 劉偉;丁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攀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3B7/00 | 分類號: | B03B7/00;B03B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趙青朵 |
| 地址: | 617063***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鈦鐵礦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鈦鐵礦的選別系統和方法,所述鈦鐵礦的選別系統包括:用于將原礦進行磨礦的磨礦裝置;與所述磨礦裝置依次相連的篩分裝置、選鐵裝置、選別裝置和強磁選鈦裝置;所述選別裝置包括:進料口與選鐵裝置的尾礦出口相連的粗選裝置;進料口與粗選裝置的出料口相連的精選裝置;進料口分別與粗選裝置的尾礦出口和精選裝置的尾礦出口相連的第一掃選裝置;進料口與第一掃選裝置的尾礦出口相連的第二掃選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采用一次粗選、一次精選和兩次掃選的選別工藝,配合特定工藝步驟完成了鈦鐵礦的選別,并且實現了在精礦TiO2品位滿足要求的基礎上,回收率高且尾礦TiO2品位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礦物加工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鈦鐵礦的選別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鈦鐵礦是鐵和鈦的氧化物礦物,又稱鈦磁鐵礦,其主要成分為FeTiO3,含TiO252.66%,是提取鈦和二氧化鈦的主要礦物。鈦鐵礦分布于磁鐵礦顆粒之間或裂理中,并形成大型礦床。鈦鐵礦的化學成分與形成條件有關:產于超基性巖、基性巖中的鈦鐵礦,MgO含量較高,基本不含Nb、Ta;產于堿性巖中的鈦鐵礦,MnO含量較高,并含Nb、Ta;產于酸性巖中的鈦鐵礦,FeO、MnO含量均高,Nb、Ta含量亦相對較高。
目前,對鈦鐵礦的選別一般采用強磁+浮選方法,主要工藝為:弱磁除鐵→隔粗→強磁選鈦→磨礦分級→二段強磁選→一粗三精一掃浮選→鈦精礦。其中,浮選過程需添加硫酸、黃藥、2#油、MOH捕收劑等藥劑,并且,尾礦還需加堿進行中和,據統計國內強磁浮選精礦的噸精礦成本為400元/噸左右。因此,上述強磁浮選工藝較復雜,生產成本較高,藥劑使用量大,對環境保護有一定影響。更重要的是,浮選需要磨礦的粒度細,易造成過磨,對鈦鐵礦回收造成一定影響,從而使回收率低且尾礦TiO2品位較高。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鈦鐵礦的選別系統及方法,本發明提供的鈦鐵礦的選別系統及方法在精礦TiO2品位滿足要求的基礎上,回收率高且尾礦TiO2品位低。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鈦鐵礦的選別系統,包括:
用于將原礦進行磨礦的磨礦裝置;
與所述磨礦裝置依次相連的篩分裝置、選鐵裝置、選別裝置和強磁選鈦裝置;
所述選別裝置包括:
進料口與選鐵裝置的尾礦出口相連的粗選裝置;
進料口與粗選裝置的出料口相連的精選裝置;
進料口分別與粗選裝置的尾礦出口和精選裝置的尾礦出口相連的第一掃選裝置;
進料口與第一掃選裝置的尾礦出口相連的第二掃選裝置。
優選的,所述篩分裝置還設有尾礦出口;所述篩分裝置的尾礦出口與磨礦裝置的進料口相連。
優選的,所述粗選裝置的進料口分別與第一掃選裝置的出料口和第二掃選裝置的出料口相連。
優選的,所述強磁選鈦裝置還設有尾礦出口;所述強磁選鈦裝置的尾礦出口與所述粗選裝置的進料口相連。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鈦鐵礦的選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原礦依次進行磨礦、篩分和選鐵,分別得到鐵精礦和選鐵后尾礦;
b)將步驟a)得到的選鐵后尾礦依次進行選別和強磁選鈦,分別得到鈦精礦和選別后尾礦;
所述選別的過程具體為:
b1)將步驟a)得到的選鐵后尾礦依次進行粗選和精選,分別得到鈦中礦、粗選后尾礦和精選后尾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攀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未經攀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5911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