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強自增韌建筑水泥及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858713.5 | 申請日: | 2017-09-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7367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0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慶;曾軍堂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銀杉白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6 | 分類號: | C04B28/06;C04B20/02 |
| 代理公司: | 36129 南昌贛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劉錦霞<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 |
| 地址: | 343200 江西***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強 建筑 水泥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高強自增韌建筑水泥及制備方法,在不影響混凝土構件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的情況下,能有效改善硫鋁酸鹽、鐵鋁酸鹽高強度水泥極易凝結問題。其技術方案是將硫鋁酸鹽水泥、鐵鋁酸鹽水泥與氯化石蠟、EVA蠟分散研磨均勻,然后與粉煤灰、尾礦、磷渣、鋼渣、氯化鈣液浸泡干燥處理的木質纖維配合,得到一種高強自增韌建筑水泥。該水泥不但強度高,而且具有自增韌性,可以顯著改善了高強混凝土易收縮的缺陷,最大限度地激發水泥凝膠的強度,對實現水泥減量化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強自增韌建筑水泥。
背景技術
新型建筑材料是在傳統建筑材料基礎上產生的新一代升級換代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墻體材料、保溫隔熱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裝飾裝修材料等。在低碳時代到來之際,在國家提倡節能降耗、轉型發展的大背景下,綠色低碳、節能環保已經成為新型建材不可回避的使命。為此, 以綠色環保、利廢、隔熱、保溫、防火、質輕、高強、替代、成本低廉、節土、節地為目標的新型建材從中獲得巨大的發展新機遇。新型建材的工業產值超過6000億元,年增長超過14%,從業企業超過5000多家。目前,不斷有新型建材被開發,特別是一些復合化、多功能化、節能化、綠色化、輕質高強化的新型建材占據了傳統建材50%以上的比重。
隨著建筑向高層發展,混凝土對建筑的的負荷越來越重,減少混凝土使用量無論是對于節約資源還是減少建筑的的載荷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可以減小構件斷面尺寸而增加建筑物的使用空間,降低配筋率、減輕結構自重,同時還能提高抗震性能,降低工程總體造價。因此發展高性能混凝土是實施“減量化”的重要舉措。另外,隨著各類廢棄物粉煤灰、尾礦、磷渣、鋼渣等大宗固體廢棄物在混凝土中的應用,混凝土急需采用外加劑來達到增強的目的。根據已有技術,通過添加高效減水劑,可以大幅增加水泥的分散,使水泥的膠結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增加混凝土強度,減少混凝土在建筑物中的使用量。也有報道通過添加纖維增強混凝土的強度,從而減少混凝土的用量。在建筑物的構筑物中,為了達到需要的強度,現有技術顯然是不夠的,大都還需要通過在混凝土中加入鋼絲、鋼筋等提升強度。
525,625,725號的硫鋁酸鹽水泥、鐵鋁酸鹽水泥是目前較為常用的高強度水泥,是制備高強度混凝土的最佳選擇,具有快硬快凝、早期強度高、后期強度繼續增長的特性。適用于搶修搶建、早強、抗滲和抗硫酸鹽 腐蝕等混凝土工程。但是該類材料極容易凝結,無論是泵送還是凝結的均勻度,均較差,而且由于強度高,形成的混凝土沒有伸縮空間,發脆,極易收縮變形和出現裂紋,這給此類材料的實際施工應用帶來不便。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事業的不斷發展,近年來,城市建設飛速增長,高層建筑越來越多,同時,為了改善城市交通環境,許多城市都在修建地鐵、隧道等各種地下交通設施,高強度建筑材料使用量也相應增大,其性能優劣程度直接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功能。傳統的混凝土,抗裂能力差,在對混凝土耐久性日趨重視的今天,研究和開發低成本,通用型的高強自增韌建筑水泥勢在必行。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硫鋁酸鹽水泥、鐵鋁酸鹽水泥等高強水泥存在容易提前膠結、難以泵送、收縮率大的缺陷,本發明提出一種高強自增韌建筑水泥及制備方法,顯著改善了高強混凝土易收縮的缺陷,最大限度地激發水泥凝膠的強度,對實現水泥減量化具有重要意義。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的一種高強自增韌建筑水泥,按重量份計,由如下原料制備而成:
硫鋁酸鹽水泥 50-80份
鐵鋁酸鹽水泥50-80份
氯化石蠟 5-10份
EVA蠟 2-5份
粉煤灰 0~30份
尾礦 0-30份
磷渣 0-30份
鋼渣 0-30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銀杉白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西銀杉白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5871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