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復合物聯網的漏水監測方法及物聯網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856734.3 | 申請日: | 2017-09-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352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3 |
| 發明(設計)人: | 邵澤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秦川物聯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G01F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蘇勝 |
| 地址: | 610199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復合物 聯網 漏水 監測 方法 及物 系統 | ||
1.一種基于復合物聯網的漏水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應用于物聯網系統,所述物聯網系統包括用戶平臺、服務平臺、管理平臺、多個傳感網絡分平臺和多個對象分平臺,所述對象分平臺包括水表,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水表通過多個傳感網絡分平臺中的至少一個向所述管理平臺實時發送用水數據;
所述管理平臺依據所述用水數據計算所述水表的用水速率,并構建全天的用水速率時間關系曲線;
所述管理平臺統計預設周期內所述水表每天的用水速率時間關系曲線,得到每天的無用水時間段,所述無用水時間段的時長大于預設時長;
所述管理平臺統計每天的無用水時間段的平均用水速率,當所述平均用水速率大于第一預設漏水速率時,所述管理平臺向所述服務平臺發送第一報警指令;
所述服務平臺將所述第一報警指令發送至所述用戶平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復合物聯網的漏水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用戶平臺接收到所述第一報警指令后,向所述服務平臺發送關閥指令,所述服務平臺將所述關閥指令發送至所述管理平臺,所述管理平臺通過多個所述傳感網絡分平臺中的至少一個向所述水表發送關閥指令,水表接收到關閥指令時,響應所述關閥指令關閉閥門,其中,所述第一報警指令和所述關閥指令中均包括水表的ID號碼。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復合物聯網的漏水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當所述平均用水速率大于第二預設漏水速率時,所述管理平臺通過多個所述傳感網絡分平臺中的至少一個向所述水表發送關閥指令,且向所述服務平臺發送第二報警指令,所述服務平臺將所述第二報警指令發送至所述用戶平臺;所述第二預設漏水速率大于所述第一預設漏水速率。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復合物聯網的漏水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平臺統計預設周期內所述水表每天的用水速率時間關系曲線,得到每天的無用水時間段的步驟具體包括:
所述管理平臺將所述用水速率大于標準用水最低值的情況記為用水事件,并統計全天的用水事件;
所述管理平臺依據預設周期內每天的用水事件,確定所述預設周期內每天的無用水時間段。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復合物聯網的漏水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管理平臺依據所述水表每天的用水速率時間關系曲線,判斷偶然用水事件;
若偶然用水事件發生的時間段處于無用水時間段內,所述管理平臺則將發生所述偶然用水事件當天的用水速率時間關系曲線刪除。
6.一種物聯網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戶平臺、服務平臺、管理平臺、多個傳感網絡分平臺和多個對象分平臺,所述對象分平臺包括水表;
所述水表用于通過多個所述傳感網絡分平臺中的至少一個向所述管理平臺實時發送用水數據;
所述管理平臺用于依據所述用水數據計算所述水表的用水速率,并構建全天的用水速率時間關系曲線,并統計預設周期內所述水表每天的用水速率時間關系曲線,得到每天的無用水時間段,所述無用水時間段的時長大于預設時長,以及統計每天的無用水時間段的平均用水速率,當所述平均用水速率大于第一預設漏水速率時,向所述服務平臺發送第一報警指令;
所述服務平臺用于將所述第一報警指令發送至所述用戶平臺;
所述用戶平臺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報警指令。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物聯網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戶平臺還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一報警指令后,向所述服務平臺發送關閥指令;
所述服務平臺還用于將所述關閥指令發送至所述管理平臺;
所述管理平臺還用于通過多個所述傳感網絡分平臺中的至少一個向所述水表發送關閥指令,水表接收到關閥指令時,響應所述關閥指令關閉閥門;
所述第一報警指令和所述關閥指令中均包括水表的ID號碼。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物聯網系統,其特征在于,當所述平均用水速率大于第二預設漏水速率時,所述管理平臺用于通過多個所述傳感網絡分平臺中的至少一個向所述水表發送關閥指令,并向所述服務平臺發送第二報警指令;
所述服務平臺用于將所述第二報警指令發送至所述用戶平臺;所述第二預設漏水速率大于所述第一預設漏水速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秦川物聯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成都秦川物聯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56734.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