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采葉銀杏的有機栽培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855856.0 | 申請日: | 2017-09-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9321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雨晴;朱光明;李琦;謝平;談景福;陳孟龍;陳為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藥材有限公司;上海上藥華宇藥業有限公司;上藥華宇(臨沂)中藥資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A01G22/20;A01G22/40;A01G22/50;A01G22/00;A01B79/02;A01G7/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興律師事務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余化鵬 |
| 地址: | 20000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銀杏 有機 栽培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采葉銀杏的有機栽培方法。該有機栽培方法如下:用于種植采葉銀杏的有機生產基地的周圍設有至少一圈隔離帶,有機生產基地在有機生產轉換期后,再種植采葉銀杏,其中,有機生產轉換期種植的轉換期作物為非轉基因種源;隔離帶的寬度為5?6m;隔離帶上設有至少一圈圍繞有機生產基地的排水溝;在采葉銀杏種植之前或同時,隔離帶上種有至少一圈圍繞有機生產基地的隔離作物,隔離作物形成2.5?3m高的隔離幛,隔離作物為瓜蔞。本發明的有機栽培方法,可有效提升采葉銀杏的有機種植水平,且能保障所得銀杏葉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采葉銀杏的有機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銀杏是現存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之一,原產于中國,栽培歷史悠久。銀杏葉,為銀杏的干燥葉,秋季葉尚綠時采收,及時干燥;銀杏葉富含黃酮類化合物,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對自由基引起的細胞損傷和染色體畸變有較強的保護作用。隨著人們對銀杏葉藥理作用的認識加深,對其品質和安全性的要求也不斷提升,尤其對茶飲類銀杏葉要求更高。傳統采葉銀杏種植過程為提高產量、防治病蟲草害,會使用化學肥料和藥劑,特別是噴灑類藥劑直接附著在銀杏葉表面,給銀杏葉產品的安全性造成不良影響。
隨著有機農業的發展,茶飲類農產品走向有機生產之路已成大勢。如高山茶的有機栽培技術已較為成熟。一般灌木和喬木類作物有機隔離帶都以不作修剪或粗放管理的同種作物作為隔離帶,或以田間小道作為隔離帶,此兩種隔離帶設置方法在銀杏上均適用,但隔離效果有待進一步提升。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采葉銀杏有機栽培方法不成熟及有機隔離帶隔離效果欠佳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成熟的、有機隔離帶效果好的采葉銀杏的有機栽培方法。本發明的有機栽培方法,可有效提升采葉銀杏的有機種植水平,且能保障所得銀杏葉的安全性。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采葉銀杏的有機栽培方法,用于種植所述采葉銀杏的有機生產基地的周圍設有至少一圈隔離帶,所述有機生產基地在有機生產轉換期后,再種植所述采葉銀杏,其中,所述有機生產轉換期種植的轉換期作物為非轉基因種源;所述隔離帶的寬度為5-6m;所述隔離帶上設有至少一圈圍繞所述有機生產基地的排水溝;在所述采葉銀杏種植之前或同時,所述隔離帶上種有至少一圈圍繞所述有機生產基地的隔離作物,所述隔離作物形成2.5-3m高的隔離幛,所述隔離作物為瓜蔞。
本領域技術人員均知,選擇土層深厚的連片基地作為用于種植采葉銀杏的有機生產基地。
本發明中,較佳地,所述有機生產基地為矩形,且所述有機生產基地周圍2km范圍內無明顯的污染源,所述有機生產基地的土壤環境質量符合GBl5618中的二級標準,所述有機生產基地的灌溉用水符合GB5084中有關果蔬類灌溉用水的水質標準,且所述灌溉用水不為達標排放的各種污水和/或廢水,所述有機生產基地的大氣環境質量滿足GB3095二級標準。
本發明中,所述有機生產基地的土壤的pH值較佳地為6.5-7.5。
本發明中,較佳地,所述排水溝沿所述隔離帶的外緣設置,所述排水溝的截面形狀為倒梯形,所述排水溝的溝深為0.8-1.2m,所述倒梯形的上底面的寬度為0.8-1.2m,所述倒梯形的下底面的寬度為0.5-0.7m。更佳地,所述排水溝的溝深為1m,所述倒梯形的上底面的寬度為1m,所述倒梯形的下底面的寬度為0.5m。
本發明中,所述有機生產轉換期為本領域常規要求,一般為24個月以上,如24個月。
本領域技術人員均知,所述有機生產轉換期需按照有機生產操作規程進行農事生產活動,所述轉換期作物可為綠肥作物,也可為經濟作物。
其中,所述經濟作物較佳地為大豆、玉米、小麥、花生和棉花中的一種或多種,更佳地為大豆和/或玉米;進一步更佳地,所述有機生產轉換期為24個月,分別種植大豆及玉米倒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藥材有限公司;上海上藥華宇藥業有限公司;上藥華宇(臨沂)中藥資源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市藥材有限公司;上海上藥華宇藥業有限公司;上藥華宇(臨沂)中藥資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5585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板栗播種育苗方法
- 下一篇:一種北方梨樹早結高產的栽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