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治療慢性腎臟病的中藥復方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853904.2 | 申請日: | 2017-09-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5119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2 |
| 發明(設計)人: | 孫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中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 | 分類號: | A61K36/90;A61K36/8969;A61P13/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楊海軍 |
| 地址: | 21002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治療 慢性 腎臟病 中藥 復方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慢性腎臟病的中藥復方組合物,它是由黃芪30至60份、六月雪30至60份、當歸10至20份、虎杖15至30份、土茯苓30至60份、牛膝10至20份、石韋20至40份、熟大黃6至12份、積雪草30至60份、制黃精10至40份、黃蜀葵花30至60份制成。本發明提根據慢性腎臟病的發病機制,在中醫藥理論的指導下,以“腎虛濕瘀”為發病機理,采用“益腎清利活血解毒”的基本治法篩選確定組方。臨床試驗結果表明,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復方組合物有效率高達82%以上,能夠明顯降低蛋白尿、降低血肌酐、能顯著提高腎小球濾過率,防止腎衰竭,對腎臟具有很好的保護功能,且試驗過程中未見明顯不良反應,應用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具體涉及一種具有治療慢性腎臟病的中藥復方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背景技術
我國流行病學數據顯示:慢性腎臟病(CKD)患病率為10.8%,患病總人數達1.2億,即平均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CKD,目前我國終末期腎衰患者約200萬人需要進行透析,2014年全國透析移植登記情況顯示,透析登記的病人只有40萬人左右,其中血液透析約34萬人。據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醫療保險司統計,替代治療每人每年費用10萬~13萬元人民幣,替代治療(透析、移植)的巨大經濟負擔,致使在中國大部分患者因得不到腎臟替代治療而死于尿毒癥。
據2004年對205位在三級醫院工作的腎科醫生問卷調查表明,2/3的腎臟病患者首次就診時血肌酐已超過176.8umol/L,1/4的腎臟病患者首次就診時血肌酐已超過530.4umol/L。一方面是患者過晚的就診,而另一方面卻是就診后患者奔走于各種醫院,不僅得不到系統的、全面的隨診治療,而且有時還胡亂服用一些損害腎臟和其它臟器功能的藥物,加速了腎臟和心血管以及其他臟器損害的程度。
對于CKD的防治,循證醫學證實有效的主要措施有:嚴格控制血壓、ACEI/ARB的應用、糖尿病腎病嚴格控制血糖、低蛋白飲食、降脂治療、糾正貧血,以及抗凝改善微循環、控制腎單位高代謝。
因此,有必要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研發出一種具有中醫藥特色,能夠有效防治慢性腎臟病的中藥復方組合物。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配比科學合理,不良反應低,具有較好臨床療效的治療慢性腎臟病的中藥復方組合物。本發明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中藥復方組合物的制備方法與應用。
技術方案: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治療慢性腎臟病的中藥復方組合物,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黃芪30至60份、六月雪30至60份、當歸10至20份、虎杖15至30份、土茯苓30至60份、牛膝10至20份、石韋20至40份、熟大黃6至12份、積雪草30至60份、制黃精20至40份、黃蜀葵花30至60份。
作為優選方案,以上所述的具有治療慢性腎臟病的中藥復方組合物,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黃芪30份、六月雪30份、當歸10份、虎杖15份、土茯苓30份、牛膝10份、石韋20份、熟大黃6份、積雪草30份、制黃精20份、黃蜀葵花30份。
作為優選方案,以上所述的具有治療慢性腎臟病的中藥復方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按重量份數取黃芪、六月雪、當歸、虎杖、土茯苓、牛膝、石韋、熟大黃、積雪草、制黃精和黃蜀葵花,先加水浸泡,然后煎煮2至3次,每次1至3h,濾過,合并濾液,濾液減壓濃縮,加乙醇至乙醇體積濃度達60%至70%,靜置,取上清液,減壓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并繼續濃縮,然后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制備成顆粒劑、片劑、膠囊劑、丸劑、口服液或合劑。
作為優選方案,以上所述的具有治療慢性腎臟病的中藥復方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中醫院,未經江蘇省中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5390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