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智能恒溫擴增技術檢測副溶血弧菌的引物組、試劑盒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853352.5 | 申請日: | 2017-09-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416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30 |
| 發明(設計)人: | 葉蕾;石磊;閆鶴;陳洵;常彥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暨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Q1/689 | 分類號: | C12Q1/689;C12Q1/6844;C12Q1/04;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王會龍 |
| 地址: | 510632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智能 恒溫 擴增 技術 檢測 溶血 弧菌 引物 試劑盒 方法 | ||
1.一種基于智能恒溫擴增技術檢測副溶血弧菌的引物組,包括TP引物、FP引物、BP引物、OP1引物和OP2引物,其核苷酸序列分別如下所示:
FP引物:TTTATATATATATAAATCCGCTCTACAACTGG
TP引物:CTGGGCAGTTGTTAGCGCGATGTATTGGTC
BP引物:CGGCGCGGCTGGTG
OP1引物:TTGCCAAAGCGAAGAACC
OP2引物:ACTTGATCACCAACCCCT。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恒溫擴增技術檢測副溶血弧菌的引物組,其特征在于:擴增反應時,TP引物、FP引物、BP引物、OP1引物和OP2引物的摩爾比為:8:8:4:1:1。
3.一種基于智能恒溫擴增技術檢測副溶血弧菌的試劑盒,其特征在于,該檢測試劑盒中含有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恒溫擴增引物組。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智能恒溫擴增技術檢測副溶血弧菌的試劑盒,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以下成分的部分或者全部:(1)DNA聚合酶;(2)錯配結合蛋白;(3)智能恒溫擴增反應液;(4)熒光顯色劑;(5)陽性對照和陰性對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智能恒溫擴增技術檢測副溶血弧菌的試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DNA聚合酶為Bst DNA聚合酶;所述錯配結合蛋白為Tap Muts錯配結合蛋白。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智能恒溫擴增技術檢測副溶血弧菌的試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恒溫擴增反應液含有:28mM dNTPs、10%DMSO、40mM Tris-HCl(pH8.8)、20mM KCl、20mM(NH4)2SO4、16mM MgSO4,0.2%20。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智能恒溫擴增技術檢測副溶血弧菌的試劑盒,其特征在于:陽性對照為含有副溶血弧菌tlh/ldh基因片段的T載體克隆,陰性對照為不含副溶血弧菌tlh/ldh基因片段的水或其他溶劑。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智能恒溫擴增技術檢測副溶血弧菌的試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熒光顯色劑為1/50000原液稀釋的Green I。
9.一種基于智能恒溫擴增技術檢測副溶血弧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待檢樣品DNA的提?。?/p>
(2)智能恒溫擴增反應:將步驟(1)中提取的待檢樣品DNA加入智能恒溫擴增反應體系中,混勻后離心,并于60-65℃反應20-40min;該智能恒溫擴增反應體系中含有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恒溫擴增引物組;
(3)結果判斷:通過觀察ESE-tubescanner擴增儀的擴增曲線判斷擴增結果。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智能恒溫擴增技術檢測副溶血弧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智能恒溫擴增反應的體系為:25μL反應體系中含有TP和EP引物各1.6μmol/L、BP引物0.8μmol/L、OP1和OP2引物各0.5μmol/L、dNTP 0.5mmol/L、甜菜堿0.6mol/L、(NH4)2SO4mmol/L、MgCl2 2.5mmol/L、KCl 10mmol/L、MgSO4 2mmol/L、Green I 0.5μL、pH為8.8的Tris-HCl 20mmol/L、0.2%20、6U Bst DNA聚合酶、1μg Tap Muts、1μL步驟(1)中提取的待檢樣品DNA,用去離子水補齊到25μ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暨南大學,未經暨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53352.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