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動夾取工件的3D打印機加工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851006.3 | 申請日: | 2017-09-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632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1 |
| 發明(設計)人: | 汪青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汪青霞 |
| 主分類號: | B23B39/00 | 分類號: | B23B39/00;B23Q11/00;B23Q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0017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工件 打印機 加工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打印機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自動夾取工件的3D打印機加工設備。
背景技術
3D打印機又稱三維打印機,是一種累積制造技術,即快速成形技術的一種機器,它是一種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特殊蠟材、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打印一層層的粘合材料來制造三維的物體。在3D打印機加工過程中,需要打印機配件上進行鉆孔加工,現有的鉆孔操作多利用普通鉆床操作,工件定位夾緊麻煩,需要一個一個定位夾緊后才能加工,另外工件在加工完畢后不能自動夾取到工件箱內,工作效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自動夾取工件的3D打印機加工設備,操作方便,使用便利,能夠快速定位,而且能夠自動夾取工件,提高了3D打印機的加工效率,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動夾取工件的3D打印機加工設備,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一側設有電機開關和電動伸縮桿開關,電機開關的輸入端與電動伸縮桿開關的輸入端均與外部電源的輸出端電連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部設有支撐桿,支撐桿的數量為四個且等間距設置,四個支撐桿的上表面設有工件加工臺,工件加工臺的中部設有通槽,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部設有夾緊裝置,夾緊裝置的數量為兩個,且夾緊裝置分布在工件加工臺的兩側,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前側設有兩條第一滑軌,兩條第一滑軌上滑動卡裝有第一滑板,第一滑板通過外部設備驅動,第一滑板的上表面設有工件自動夾取裝置,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后側設有支撐柱,支撐柱的數量為四個且等間距設置,四個支撐柱內活動套接有活動板,且活動板上設有與支撐柱相對應的通孔,活動板的側表面設有鉆孔裝置,四個支撐柱的上表面設有平板,平板的下表面設有伸縮裝置。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設有支撐腿,支撐腿的數量為四個且等間距設置,支撐腿的下端設有滾輪。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設有鐵屑收集箱,鐵屑收集箱位于通槽的正下方,且鐵屑收集箱與通槽相通,鐵屑收集箱的側表面設有箱門。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夾緊裝置包括兩條第二滑軌和固定板,兩條第二滑軌上滑動卡裝有第二滑板,第二滑板的上表面一側設有第一液壓缸,第一液壓缸)通過第一活動桿連接壓板,固定板的一側設有電動伸縮桿,電動伸縮桿的輸入端與電動伸縮桿開關的輸出端電連接,電動伸縮桿通過伸縮桿連接第二滑板。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工件自動夾取裝置包括支撐架,支撐架的側表面設有第二液壓缸,第二液壓缸通過第二活動桿連接夾持機械手,夾持機械手通過外部設備驅動。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鉆孔裝置包括電機,電機的輸入端與電機開關的輸出端電連接,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與轉軸連接,轉軸的一端設有刀具安裝座,刀具安裝座的側表面設有鉆頭。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電機位于工件加工臺的正上方,鉆頭正對通槽的中心。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伸縮裝置包括第三液壓缸,第三液壓缸通過第三活動桿連接活動板。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液壓缸、第二液壓缸和第三液壓缸均與外部油路系統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滑軌和第二滑軌均為T字型滑軌。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自動夾取工件的3D打印機加工設備,操作便利,通過電動伸縮桿工作,伸縮桿帶動第二滑板沿第二滑軌運動,方便將工件放在工件加工臺上,通過第一液壓缸工作,第一活動桿帶動壓板運動,快速定位夾緊工件,通過外部驅動設備帶動第一滑板沿第一滑軌運動,第一滑板帶動夾持機械手運動,通過第二液壓缸工作,第二活動桿帶動夾持機械手上下運動,方便夾取工件,提起并運送到工件加工臺上,通過第三液壓缸工作,第三活動桿帶動活動板運動,活動板帶動鉆孔裝置運動,通過電機工作,電機帶動鉆頭旋轉,進給鉆孔,提高了加工效率,另外鉆孔過程中產生的鐵屑落入鐵屑收集箱,方便收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前視圖;
圖4為本發明A處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汪青霞,未經汪青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5100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