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手勢特征的身份認證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848687.8 | 申請日: | 2017-09-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9242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2 |
| 發明(設計)人: | 易平;吳琰磊;謝謙;張維;徐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M1/725 | 分類號: | H04M1/725;H04M1/67;G06F21/3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戈 |
| 地址: | 20110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手勢 特征 身份 認證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手勢特征的身份認證方法及系統。該方法包括:采集用戶手勢的加速度數據;對所述加速度數據進行重采樣,得到處理后的所述加速度數據;對處理后的所述加速度數據進行環境去噪,得到去噪后的所述加速度數據;采用支持向量機對去噪后的所述加速度數據的正確性進行識別,如果識別結果為正確,則身份認證成功。本發明提供的基于手勢特征的身份認證方法及系統,一方面,能夠更好的保障采集數據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考慮了環境因素的影響,使得本發明提供的身份認證方法及系統在不同的環境場景下,依然能夠保持較好的識別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身份識別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手勢特征的身份認證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智能手機與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手機已經逐漸變成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在人們通常會將手機作為一個信息處理平臺來使用,從聊天溝通,到銀行支付,再到學習辦公,手機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隨著手機便利性的提升,各種私密的信息不可避免地會被存儲在手機中,如果手機丟失,結果毫無疑問是災難性的危害。作為保護這些私密信息的第一道屏障,手機的身份認證就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市面上的手機常用的身份認證方式主要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基于私密信息的身份方式,用戶通過輸入預設的密碼或者劃出鎖屏圖案,完成身份的認證,該方法對手機的硬件要求較低,但是需要用戶記憶密碼信息,如果忘記密碼,會給用戶造成極大的不便。此外,密碼信息安全性較低,很容易被他人獲取,如果密碼信息被他人竊取了,一旦手機被盜,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另一種是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認證方式,目前已經投入使用的有指紋解鎖,虹膜解鎖等,這類的身份認證方式需要手機提供額外的硬件支持,這無疑大大增加了手機成本。
在很多情況下,傳統的手機身份認證方式并不夠方便,當用戶在開車或者拿東西時,只有一只手可以騰出使用手機,用戶很難通過單手便捷地完成身份認證的過程。
目前,手勢身份認證應用并未得到市場廣泛應用,而相關論文使用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使用動態時間歸整(DTW)算法對測試樣本以及模板數據進行匹配,另一種方法則是使用樸素算法進行手勢軌跡角度與特征的提取,將提取到的特征放入支持向量機分類模型中。
因為手勢數據的離散性與不確定性,所以這兩種算法都會不可避免地造成信息量的部分丟失。此外,現有技術中的手勢識別沒有考慮環境因素的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手勢特征的身份認證方法及系統,一方面,能夠更好的保障采集數據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考慮了環境因素的影響,使得本發明提供的身份認證方法及系統在不同的環境場景下,依然能夠保持較好的識別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種基于手勢特征的身份認證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用戶手勢的加速度數據;
對所述加速度數據進行重采樣,得到處理后的所述加速度數據;
對處理后的所述加速度數據進行環境去噪,得到去噪后的所述加速度數據;
采用支持向量機對去噪后的所述加速度數據的正確性進行識別,如果識別結果為正確,則身份認證成功。
可選的,所述對所述加速度數據進行重采樣,得到處理后的所述加速度數據,具體包括:
采用線性重采樣和貝塞爾重采樣相結合的混合采樣方式對所述加速度數據進行重采樣。
可選的,所述采用線性重采樣和貝塞爾重采樣相結合的混合采樣方式對所述加速度數據進行重采樣,具體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4868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