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碳酸鍶花球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844207.0 | 申請日: | 2017-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026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立敏;王國偉;朱少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F11/18 | 分類號: | C01F11/18;B01J23/02;B01J27/2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387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碳酸鍶 花球 制備 太陽能電池 操作安全 尺寸分布 水熱法 傳感器 均一 應用 | ||
一種碳酸鍶花球的制備方法,利用水熱法方法得到獲得尺寸分布均一的碳酸鍶花球。該方法操作簡便、快速、操作安全、成本低、重復性好。本方法中得到的碳酸鍶花球在氣敏、光電、太陽能電池、傳感器等方面有巨大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微納米材料合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熱法合成碳酸鍶微球及其制備方法。得到形貌和尺寸均一的碳酸鍶微球,該材料有望進一步應用于光催化反應。
背景技術
隨著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水資源污染日益嚴重,因此如何有效解決水污染問題成了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其中染料廢水是水污染的一個重要污染源。近年來,利用半導體納米材料作為光催化劑,催化降解染料廢水中的有害有機物分子,作為治理環境污染的一種有效的方法被國內外的環境學者廣泛研究。半導體光催化降解技術因具有效率高、能耗低、操作簡便、反應條件溫和、使用范圍廣、可重復利用及可減少二次污染等突出特點,在環境污染治理方面備受人們的青睞。
碳酸鍶是一種新型半導體材料,其禁帶寬度為2.21eV-2.51eV,具有高的導電性、良好的紫外吸收性能和強的化學穩定性,廣泛應用于氣敏、光電、太陽能電池、傳感器等領域。目前,可用作光催化劑的大都是具有半導體性質的化合物,因此,氧化銅在光催化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工藝簡單、成本低的氧化銅納米材料的合成方法,按如下步驟進行:
(1)稱取適量的硝酸鍶,SDS,加入蒸餾水和丙三醇的混合溶劑(體積比1∶3)中,電磁攪拌30min得A液;
(2)稱取2mmol尿素,加入20ml混合溶劑得B液;
(3)將B液逐滴加入到A液中,攪拌30min,得C液;
(4)量取20ml液放入到20ml反應釜中,保持溫度在120℃靜置24h;
(5)將反應釜中得到的固體產物用蒸餾水洗滌3次,再用乙醇洗滌2次,得到產物保持60℃,干燥8h,得到碳酸鍶納米微球。
本發明利用硝酸鍶和尿素為原料,使用表面活性劑調節產品的形貌,具有設備簡單,操作方便等特點,有利于實現大規模的工業生產。更重要的是本發明得到的納米微球碳酸鍶具有很大比表面積,在光催化方面具有優異的性能。
附圖說明
圖1是實例1所制備的掃描電鏡(SEM)照片。
圖2是實例1所制備的X射線衍射圖譜。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一種碳酸鍶納米微球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稱取2mmol硝酸鍶、0.06g SDS,加入20ml蒸餾水和丙三醇的混合溶劑(體積比1∶3)中,電磁攪30min得A液。
(2)稱取2mmol尿素,加入20ml混合溶劑得B液。
(3)將B液逐滴加入到A液中,攪拌30min,得C液。
(4)量取20ml C液放入到20ml反應釜中,保持溫度在120℃靜置24h。
(5)將反應釜中得到的固體產物用蒸餾水洗滌3次,再用乙醇洗滌2次,得到產物保持60℃,干燥8h,得到碳酸鍶納米微球。
實施例2:
一種碳酸鍶納米微球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稱取2mmol硝酸鍶、0.1g SDS,加入20ml蒸餾水和丙三醇的混合溶劑(體積比1∶3)中,電磁攪30min得A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工業大學,未經天津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4420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堿性氯化鋁溶液和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碳酸鍶生產用輸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