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運用離軸三反光學系統成像規律的等效分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843428.6 | 申請日: | 2017-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2831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2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杏華;高凌妤;張冬;郭倩蕊;劉希剛;李少輝;景泉;胡震岳;王倩螢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2B27/00 | 分類號: | G02B27/00;G02B17/06 |
| 代理公司: | 12201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劉國威<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 |
| 地址: | 300072***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運用 離軸三反 光學系統 成像 規律 等效 分析 方法 | ||
1.一種運用離軸三反光學系統成像規律的等效分析方法,其特征是,把離軸三反系統等價為單反射系統,具體建立單球面反射鏡成像模型,利用等效及坐標轉換的數學方法理論推導成像公式,經過球面反射鏡球心的平行光束通過反射鏡作用,在焦平面CCD匯聚成點Pd,即為遠心光源在焦平面上的成像;以反射鏡中心Os為原點建立理想坐標系OsXsYsZs,Zs軸與視軸同線,以實際CCD中心Or為原點建立實際成像坐標系OrXrYrZr,忽略光學畸變誤差,僅考慮視軸旋轉平移和焦距變化的成像坐標補償方法,視軸的旋轉等效為入射光線繞Xs和Ys軸旋轉θ角、角,同時理想成像面也繞Xs和Ys軸分別旋轉θ角、角,得到在光線偏轉后理想CCD成像面上的Pd’和光線偏轉前理想CCD成像面上Pd這兩點的數學關系;視軸的平移等效為理想成像面坐標原點在Xs、Ys方向平移了距離Δx,Δy;焦距的變化等效為理想成像面CCD在Zs方向上變化了Δf,得到實際CCD′測到的Ps與理想CCD成像面上的Pd’這兩點的數學關系;最后通過坐標系的轉換,將理想坐標系下的成像坐標Ps轉化成實際成像面下的坐標Pr,推導出單反射鏡模型視軸改變后實際CCD′成像坐標Pr的數學表達式;
具體步驟如下:
1)、離軸三反光學系統成像模型
M1、M2、M3依次為系統主鏡、次鏡、三鏡, 平行光束A為光源,光束經過整個光學系統,在CCD探測器上成像,成像點為A′,與入射光線L1平行的光束成像在焦平面即外界目標成像在CCD上的A點,則L1方向即為視軸初始方向,當其中任意幾個成像反射鏡發生轉動時,焦平面將發生變化,不再與CCD平面重合,再次成像在A點的都是一些不平行的光束,其中當主光線L1轉動到L2位置時將再次成像在A點,則L1與L2的夾角即為視軸的轉動角度;
2)、單反射鏡系統視軸的變化
M1是理想反射鏡,與主光線L1平行的光束成像在焦點A處,當反射鏡發生轉動時,L1的成像點將偏離A處,并且當L1轉動到L2位置時,L2將成像在A點,將L1與L2的夾角視為視軸的變化,分析可知,對于單反射鏡,視軸轉動的角度是反射鏡及光軸轉動角度的兩倍;
3)、單反射鏡成像模型
f為系統焦距,球面反射鏡球心為O點,O點與反射鏡中心距離為2f,焦平面CCD與反射鏡中心距離為f,過O的平行光束通過球面反射鏡作用,在焦平面CCD匯聚成點Pd,即為遠心光源在焦平面上的成像;
4)、視軸變化等效理論
首先需要建立兩個坐標系,以反射鏡中心Os為原點建立理想坐標系OsXsYsZsZs軸與視軸同線, 以實際成像面中心Or為原點建立實際成像坐標系OrXrYrZr;
當反射鏡發生旋轉和平移時,平行光束將不再匯聚在Pd點,忽略光學畸變誤差,僅考慮視軸旋轉平移和焦距變化的成像坐標補償方法;
視軸的旋轉等效為入射光線繞Xs和Ys軸旋轉θ角、角,同時理想成像面也繞Xs和Ys軸分別旋轉θ角、角;
視軸的平移等效為理想成像面坐標原點在Xs、Ys方向平移Δx,Δy,分析如下;
焦距的變化可等效為理想成像面在Zs方向上變化了Δf;
L為入射光束,L′為實際光束,CCD為理想成像面,CCD′為實際成像面;
5)、成像坐標理論推導
理論推導視軸變化后成像坐標過程如下:
5.1)入射光線轉動等效分析
首先,考慮光線發生偏轉,實際入射光線L′的成像點Pd’和光線偏轉前入射光束L的成像點Pd在理想成像面CCD上的關系,θ和分別為反射鏡繞X和Y軸旋轉的角度,其中P′d=(x′d,y′d,z′d),Pd=(xd,yd,zd),系統焦距為f,zd=f,由數學關系可知
因為θ角,角很小,所以公式簡化為:
得到:
yd′=yd-θzd [3]
5.2)成像面轉動等效分析
在理想坐標系OsXsYsZs下,實際入射光線L′在實際成像面CCD′的成像點Ps,記Ps=(xs,ys,zs),計算當光線偏轉后,理想成像面CCD上的Pd’與實際成像面CCD′測到的Ps這兩點的數學關系,根據射線定理,有:
O為面反射鏡球心,r為O點與反射鏡中心Os的距離,其中P′d=(x′d,y′d,z′d),z′d=f,
將光線在xs方向分解,得到比例關系:
將光線在ys方向分解,得到比例關系:
由[4]、[5]、[6]求出:
5.3)實際成像坐標轉換
最后,將理想反射鏡坐標系下的成像坐標Ps轉化成實際CCD′面下的坐標,由坐標系OsXsYsZs到坐標系OrXrYrZr的表達式為
Pr=R×Ps [8]
其中R是旋轉矩陣,Pr是實際CCD′面下的成像坐標,記Pr=(xr,yr,zr),其中θ和分別為理想成像面繞X和Y軸旋轉的角度,Δx、Δy分別為理想成像面坐標原點在Xs、Ys方向平移的距離;
因為θ角,Φ角很小,所以公式簡化為
得到:
yr=ys+θzs-Δy
其中zs=f-Δf;
聯立上述[7]、[11]兩個方程可以得到單反射模型視軸、焦距改變后實際CCD′上成像坐標Pr的數學表達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43428.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雙點信息的拆分方法
- 下一篇:檢索朋友圈消息的方法與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