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電纜終端在線監測裝置的在線監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842801.6 | 申請日: | 2017-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651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6 |
| 發明(設計)人: | 許曉偉;雷超;鄭建軍;方明俊;徐鵬建;皇甫偉鋼;許小平;段藝昌;錢星兒;孫成良;周桂珍;王劍為;王繼磊;方奇;鄭賢生;陳濤;李周青;陶志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白云源電氣有限公司;國網浙江桐廬縣供電公司;寧波中工電氣有限公司;杭州萬禾電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G01R31/02;G01R31/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華鼎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3217 | 代理人: | 項軍 |
| 地址: | 311501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電纜 終端 在線 監測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線監測方法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電纜終端在線監測裝置的在線監測方法。
背景技術
10KV電纜插頭、電纜終端的硅膠在使用過程中由于環境和電場的作用會提前老化,過去,我國廣泛使用的預防性實驗是通過震蕩波對電纜終端進行檢測,這種檢測需要停電進行,且停電時間較長,對電纜終端的使用造成影響,且對電纜終端的老化狀態無法實時在線監測,都是到了電纜終端出現故障、接地或者短路、設備損壞等事故造成跳閘斷電后才發現。
目前國內使用的是電纜終端實時溫度監測系統,溫度的實時監測并不能及時反映電纜終端絕緣老化的狀況,而且溫度無法準確的量化當前電纜的使用狀況,溫度高也可能是因為負載過大造成的,而當發生溫度過高時往往事故已經釀成,無法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電纜終端在線監測裝置的在線監測方法,用于實時監測電纜終端的硅膠老化情況。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電纜終端在線監測裝置的在線監測方法,電纜終端在線監測裝置包括老化檢測器和顯示裝置,老化檢測器包括套設在電纜終端上的電流互感器、與電流互感器電連接的電阻、CPU、設于電阻與CPU之間的放大器及與CPU電連接的時鐘,在線監測方法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信號檢測步驟:電流互感器檢測電纜終端的線芯上的電流信號,并通過
電阻轉化為電壓信號;
信號處理步驟:放大器將電壓信號放大;
數據采集步驟:CPU將放大器放大后的電壓信號轉化為電壓值;
數據顯示步驟:顯示裝置實時顯示所述電壓值;
發送警告步驟:CPU內設有預設電壓值,CPU將所述電壓值與預設電壓值進行對比,電壓值大于預設電壓值時,時鐘開始計時,時鐘內設有第一預設時間,當計時時間大于第一預設時間時,CPU向顯示裝置發送警告信號。
進一步的,所述老化檢測器還包括濾波電路,信號處理步驟還包括:濾波電路將電壓信號中的干擾信號進行濾除。
進一步的,所述在線監測方法還包括設置步驟:通過顯示裝置設置CPU內的預設電壓值和時鐘內的第一預設時間。
進一步的,所述老化檢測器還包括電流傳感器,信號檢測步驟還包括:電流傳感器檢測線芯上的電流信號;數據采集步驟還包括:CPU將電流信號轉化為電流值;數據顯示步驟還包括:顯示裝置實時顯示所述電流值。
進一步的,所述發送警告步驟還包括:CPU內設有預設電流值,CPU將所述電流值與預設電流值進行對比,電流值大于預設電流值時,CPU向顯示裝置發送警告信號。
進一步的,所述老化檢測器還包括溫度傳感器,信號檢測步驟還包括:溫度傳感器檢測線芯上的溫度信號;數據采集步驟還包括:CPU將溫度信號轉化為溫度值;數據顯示步驟還包括:顯示裝置實時顯示所述溫度值。
進一步的,所述發送警告步驟還包括:CPU內設有預設溫度值,CPU將所述溫度值與預設溫度值進行對比,溫度值大于預設溫度值時,時鐘開始計時,時鐘內設有第二預設時間,當計時時間大于第二預設時間時,CPU向顯示裝置發送警告信號。
進一步的,電纜終端在線監測裝置還包括DTU,在線監測方法還包括通訊步驟:DTU通過無線通訊的方式連接移動終端并將顯示裝置上顯示的內容發送給移動終端。
進一步的,所述電纜終端在線監測裝置還包括與電纜電連接的總電流傳感器,信號檢測步驟還包括:總電流傳感器檢測電纜上的總電流信號;數據采集步驟還包括:CPU將總電流信號轉化為總電流值;數據顯示步驟還包括:顯示裝置實時顯示所述總電流值。
進一步的,所述發送警告步驟還包括:CPU內設有預設總電流值,CPU將所述總電流值與預設總電流值進行對比,總電流值大于預設總電流值時,CPU向顯示裝置發送警告信號。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白云源電氣有限公司;國網浙江桐廬縣供電公司;寧波中工電氣有限公司;杭州萬禾電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白云源電氣有限公司;國網浙江桐廬縣供電公司;寧波中工電氣有限公司;杭州萬禾電力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4280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