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高溫電源線的生產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840686.9 | 申請日: | 2017-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188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0 |
| 發明(設計)人: | 黃立敏;黃成彪;陳建強;鄧解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華輝電源線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13/00 | 分類號: | H01B13/00;H01B13/22;H01B7/18;H01B7/42;H01B9/00;C08L23/12;C08L25/06;C08L75/04;C08L91/00;C08L97/02;C08K13/02;C08K3/22;C08K3/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新諾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44100 | 代理人: | 許英偉 |
| 地址: | 5285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高溫 電源線 生產工藝 | ||
1.一種耐高溫電源線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具體為以下方法:將絞合元件使用繞包帶固定,并在絞合元件的空隙處填充特制填充繩,然后填充阻水油膏,再外套上阻燃層即可;
所述特制填充繩,按質量份數計,由如下組份制得:聚丙烯100-120份,聚苯乙烯60-70份、水性聚氨酯樹脂50-80份、馬來酸酐2-4份、改性環氧大豆油15-20份,改性植物纖維15-20份、納米石墨烯10-15份、微晶材料5-10份、超微活性炭5-8份、超微二氧化鈦2-6份、聚苯乙烯蠟3-5份;
所述改性植物纖維,其制備方法,具體為以下步驟:
(1)將玉米秸稈、稻草、按質量比2:1混合后打碎,加質量分數為25%的氫氧化鈉水溶液180-200份加熱至70-80℃,保溫60-80分鐘,然后使用0.14MPa,180℃高溫高壓加熱處理3-5分鐘,待冷卻后過濾,得濾渣;
(2)將所述濾渣清洗至pH值8-9,置于容器中,加入0.5倍濾渣質量份數的復合酶液,于30-35℃,通風、避光的環境下充分酶解;
(3)高溫滅酶,烘干后打粉,即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高溫電源線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制填充繩,按質量份數計,由如下組份制得:聚丙烯110份,聚苯乙烯65份、水性聚氨酯樹脂70份、馬來酸酐3份、改性環氧大豆油18份,改性植物纖維18份、納米石墨烯12份、微晶材料8份、超微活性炭7份、超微二氧化鈦4份、聚苯乙烯蠟4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耐高溫電源線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植物纖維,其制備方法,具體為以下步驟:
(1)將玉米秸稈、稻草、按質量比2:1混合后打碎,加質量分數為25%的氫氧化鈉水溶液190份加熱至70-80℃,保溫70分鐘,然后使用0.14MPa,180℃高溫高壓加熱處理4分鐘,待冷卻后過濾,得濾渣;
(2)將所述濾渣清洗至pH值8-9,置于容器中,加入0.5倍濾渣質量份數的復合酶液,于30-35℃,通風、避光的環境下充分酶解;
(3)高溫滅酶,烘干后打粉,即得。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種耐高溫電源線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晶材料,包括鋅、鉬、銅、硅、硼、鎳、鋁7種元素。
5.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種耐高溫電源線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酶液,由酶活濃度2.5U/mL的半纖維素酶液、酶活濃度4.1U/mL的果膠酶液、酶活濃度3.8U/mL的淀粉酶液、質量分數為2%的葡萄糖水溶液按質量比3:2:10:50均勻混合后制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華輝電源線材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華輝電源線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40686.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