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治療胃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836205.7 | 申請日: | 2017-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968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2 |
| 發明(設計)人: | 孫素蓉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賜綠源醫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4 | 分類號: | A61K36/9064;A61P1/04;A61P1/00;A61P35/00;A61K35/5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41499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治療 胃病 中藥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制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胃病的中藥組合物,特別是供胃病患者使用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的領域。
背景技術
醫者認為:胃病,是許多與胃相關疾病的統稱。它們有相似的癥狀,如上腹胃脘部不適、疼痛、飯后飽脹、噯氣、返酸,甚至惡心、嘔吐等等。臨床上常見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十二指腸復合潰瘍、胃息肉、胃結石、胃的良惡性腫瘤,還有胃黏膜脫垂癥、急性胃擴張、幽門梗阻等。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種可有效治療胃病的中藥組合物,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隨著我國中醫中藥學的不斷發展,在治療胃病上,人們逐漸意識到了中醫治療胃病的優點,且在治療過程中療效好、見效快、毒副作用小等優勢,針對現有西醫治療胃病的現狀,本發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治療胃病的中藥組合物,以解決胃病患者早日恢復健康的問題。該藥物是以常見的中藥為原料,通過選擇合理的藥物及其質量份比,可有效治療上述胃病。
為達到上述發明的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用于治療胃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黃芪9~35g、藿香8~16g、太子參9~35g、元胡3~9g、三七3~10g、山楂9~15g、砂仁3~8g、 白芍10~15g、當歸8~16g、雞肉金5~16g、白及11~32g、烏藥3~10g、半枝蓮15~35g、白術6~15g、陳皮3~10g、枳殼3~10g、甘草3~10g、大黃5~20g、丹參8~16g。
一種用于治療胃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黃芪10~32g、藿香9~15g、太子參10~32g、元胡4~8g、三七4~9g、山楂10~13g、砂仁4~7g、 白芍11~13g、當歸9~14g、雞肉金6~14g、白及12~28g、烏藥4~9g、半枝蓮18~32g、白術7~13g、陳皮4~9g、枳殼4~9g、甘草4~9g、大黃6~17g、丹參9~14g。
一種用于治療胃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黃芪26g、藿香13g、太子參26g、元胡7g、三七8g、山楂12g、砂仁6g、 白芍12g、當歸12g、雞肉金12g、白及26g、烏藥8g、半枝蓮26g、白術12g、陳皮8g、枳殼8g、甘草8g、大黃15g、丹參12g。
一種用于治療胃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制備而成:
A、將上述原料中藥揀去雜質和粉塵后,按照質量份比分別粉碎成粗粒狀包煎;
B、①將包好的原料中藥放入冷開水中浸泡50min,然后再將浸泡好的藥物和浸泡藥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砂鍋內,注入過藥65mm的冷開水進行第一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5min時,轉文火熬制35 min,濾取藥液;②藥渣中再次注入過藥60mm的微溫開水進行第二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0min時,轉文火熬制30 min,濾取藥液;③將兩次藥液混合濃縮成50%的中藥液400ml(毫升)即可。
一種用于治療胃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為:將制備好的中藥液以一天服用,每日一劑,早晚分服,給藥量220ml(毫升)/次,趁溫服(忌生冷、油膩、辛辣)。28天為一個療程,服藥2~4個療程,癥狀逐漸消失至痊愈。
本發明組方中的各原料中藥在中國藥典、中國辭典以及其中華本草中均有詳細的記載。本發明選用其中最常見的中藥為原料,充分發揮各組分的藥理功效:
黃芪,性味:甘、微溫,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療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癥;
藿香,性味:辛、微溫,具有快氣、和中、辟穢、祛濕之功效,用于治療感冒暑濕、寒熱、頭痛、胸脘痞悶、嘔吐泄瀉、瘧疾、痢疾、口臭等癥;
太子參,性味:甘、微苦、平,具有益氣健脾、生津潤肺之功效,用于治療脾虛體倦、食欲不振、病后虛弱、氣陰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
元胡,性味:辛、苦、溫,具有活血、利氣、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療胸脅、脘腹疼痛、經閉痛經、產后瘀阻、跌撲腫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賜綠源醫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成都賜綠源醫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3620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