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汽車及智能中控顯示屏的工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835731.1 | 申請日: | 2017-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717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小緒;王力;董豪;李秋盛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中高知識產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35/00 | 分類號: | B60K35/00;B60Q3/18;G09F9/00;H05B33/08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權航專利代理有限公司32280 | 代理人: | 袁興隆 |
| 地址: | 2111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汽車 顯示屏 工作 方法 | ||
1.一種智能汽車,其特征在于,包括:
智能中控顯示屏,所述智能中控顯示屏內集成控制電路;
所述控制電路適于采集車內各傳感器的檢測信號,并通過智能中控顯示屏進行顯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汽車,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中控顯示屏包括:方形框體、觸摸屏、多層光學膜層、導光板和背板;
其中,所述觸摸屏、多層光學膜層、導光板和背板均設置在方形框體內,且從出光側依次向下設置;
所述導光板的與出光側相對的表面,具有階梯結構,且該階梯結構在智能汽車的背面形成一凹陷部,并通過所述蓋板蓋合后構成一內腔;
所述控制電路位于所述內腔內。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汽車,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方形框體內且相對導光板的側面設有光源模塊。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汽車,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模塊包括位于方形框體的內側的LED燈條;
所述控制電路內設有微處理器模塊;其中
所述LED燈條包括兩層柔性線路板以及印刷在該柔性線路板上的多組并聯的電導線、LED芯片,兩層柔性線路板通過導電粘結層連接,兩層柔性線路板及其上的電導線均與微處理器相連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汽車,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汽車內還設有感光傳感器,
所述感光傳感器適于將采集的車內亮度值發送至微處理器模塊;
所述微處理器模塊適于通過車內亮度值調節LED芯片亮度。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汽車,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處理器可控制柔性線路板上的多組并聯的電導線,以使電導線單獨接通,或同時接通。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汽車,其特征在于,
所述階梯結構的中間部分對應的階梯較高,往兩側逐漸降低,以容納所述控制電路。
8.如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智能汽車,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形框體的長寬比為5:3~8:5。
9.一種智能中控顯示屏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智能中控顯示屏內集成控制電路;以及
所述控制電路中的微處理器適于采集車內亮度值,并通過該車內亮度值調節智能中控顯示屏的亮度。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中控顯示屏包括:方形框體、觸摸屏、多層光學膜層、導光板和背板;
其中,所述觸摸屏、多層光學膜層、導光板和背板均設置在方形框體內,且從出光側依次向下設置;
所述導光板的與出光側相對的表面,具有階梯結構,且該階梯結構在智能汽車的背面形成一凹陷部,并通過所述蓋板蓋合后構成一內腔;
所述控制電路位于所述內腔內;
位于所述方形框體內且相對導光板的側面設有光源模塊;
所述光源模塊包括位于方形框體的內側的LED燈條;
所述LED燈條包括兩層柔性線路板以及印刷在該柔性線路板上的多組并聯的電導線、LED芯片,兩層柔性線路板通過導電粘結層連接,兩層柔性線路板及其上的電導線均與微處理器相連接,即
所述微處理器模塊適于通過車內亮度值調節LED芯片亮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中高知識產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南京中高知識產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3573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有旋轉阻尼器的離合器踏板
- 下一篇:遠程可充電監測系統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