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滅菌發酵生產聚羥基脂肪酸酯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832790.3 | 申請日: | 2017-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0471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2 |
| 發明(設計)人: | 葉健文;汪東升;陳風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藍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P7/625 | 分類號: | C12P7/625;C12R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 11256 | 代理人: | 邰紅 |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區中關村***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滅菌 發酵 生產 羥基 脂肪酸 方法 | ||
1.一種以鹽單胞菌為生產菌無滅菌發酵生產聚羥基脂肪酸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鹽單胞菌接入發酵培養基中進行發酵培養;
(2)發酵進入對數期后,通過補加第一補料培養基進行第一階段補料發酵;
(3)第一階段補料發酵結束后,通過補加第二補料培養基進行第二階段補料發酵;
(4)第二階段補料發酵結束后,通過補加第三補料培養基進行第三階段補料發酵直至發酵結束,
其中,在以上步驟(2)中的第一補料培養基和步驟(3)中的第二補料培養基包含碳源和氮源,在以上步驟(4)中的第三補料培養基僅包含碳源,并且在以上步驟(3)的第二補料培養基中的氮源含量低于在以上步驟(2)的第一補料培養基中的氮源含量;
其中,在步驟(2)中,所述第一補料培養基中碳源與初始發酵體系的重量:體積配比為80-150g:1L,所述第一補料培養基中氮源與初始發酵體系的重量:體積配比為2-6g:1L;和/或,
在步驟(3)中,所述第二補料培養基中碳源與初始發酵體系的重量:體積配比為50-80g:1L,所述第二補料培養基中氮源與初始發酵體系的重量:體積配比為0.1-2g:1L;和/或,
在步驟(4)中,所述第三補料培養基中碳源與初始發酵體系的重量:體積配比為80-150g:1L。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鹽單胞菌為Halomonas TD 01或HalomonasTD4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聚羥基脂肪酸酯為聚3羥基丁酸酯即PHB、聚3羥基丁酸4羥基丁酸酯即P3HB4HB或聚3羥基丁酸3羥基戊酸酯即PHBV。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驟(1)中發酵的初始溫度為20℃-45℃;和/或,發酵體系的初始pH為7.0-11.0;和/或,發酵體系的初始溶氧為30%-6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驟(1)中發酵的初始溫度為25℃-45℃;和/或,發酵體系的初始pH為7.0-10.0;和/或,發酵體系的初始溶氧為30%-60%。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驟(1)中發酵的初始溫度為30℃-40℃;和/或,發酵體系的初始pH為7.0-9.0;和/或,發酵體系的初始溶氧為30%-6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驟(1)中的發酵培養時間為4-12h;和/或,所述步驟(2)中的發酵培養時間為4h-24h;和/或,所述步驟(3)中的發酵培養時間為2h-12h;和/或,所述步驟(4)中的發酵培養時間為2h-30h。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驟(1)中的發酵培養時間為6-10h;和/或,所述步驟(2)中的發酵培養時間為6h-20h;和/或,所述步驟(3)中的發酵培養時間為4h-12h;和/或,所述步驟(4)中的發酵培養時間為4h-24h。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驟(2)至(4)中,所述第一至第三補料培養基的碳源為選自葡萄糖、蔗糖、葡萄糖酸鈉中的一種或多種;和/或,在步驟(2)和(3)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補料培養基的氮源為選自氯化銨、硫酸銨、硝酸銨、尿素中的一種或多種。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驟(2)至(4)中,所述碳源或氮源的補加方式為連續流加補料或間歇補料;并且
在上述步驟(2)至(4)中,所述碳源或氮源的補料方式為選自混合補加、分開補加、相同速率補加、不同速率補加中的一種或多種。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驟(2)至(4)中,補料過程控制糖濃度為5-20g/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藍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藍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3279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