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氣體輸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832042.5 | 申請日: | 2017-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057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莫皓然;黃啟峰;李偉銘;韓永隆;陳宣愷 | 申請(專利權)人: |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B43/04 | 分類號: | F04B43/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學兵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市***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體 輸送 裝置 | ||
本案提供一種氣體輸送裝置,包含:第一導流單元組及第二導流單元組,分別由多個導流單元所構成,該多個導流單元各自具有入口孔及出口孔,該多個導流單元經致動可將氣體由各自的該入口孔導入而由該出口孔排出;以及集氣腔室,設置于第一導流單元組及第二導流單元組之間,并具有排氣口;其中,第一導流單元組及第二單元組分別將氣體由多個入口孔吸入,且由該多個出口孔輸送至該集氣腔室,再由集氣腔室的該排氣口排出,俾實現適當氣體傳輸量的調整。
【技術領域】
本案是關于一種氣體輸送裝置,尤指一種透過微型、薄型且靜音的氣體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于各領域中無論是醫藥、電腦科技、打印、能源等工業,產品均朝精致化及微小化方向發展,其中微幫浦所包含的氣體輸送結構為其關鍵技術,是以,如何借創新結構突破其技術瓶頸,為發展的重要內容。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氣體輸送裝置的應用上亦愈來愈多元化,舉凡工業應用、生醫應用、醫療保健、電子散熱等等,甚至近來熱門的穿戴式裝置皆可見它的踨影,可見傳統的氣體輸送裝置已漸漸有朝向裝置微小化、流量極大化的趨勢。
于現有技術中,氣體輸送裝置主要以傳統的機構部件堆疊而構成,并以每一個機構部件極小化或厚度薄化的方式,來達到整體裝置微型化、薄型化的目的。然而,傳統機構件在微小化后,其尺寸精度控制不易,且組裝精度同樣難以掌控,進而造成產品良率不一,甚至有氣體傳送的流量不穩定等問題。
再者,已知的氣體傳輸裝置亦具有輸送流量不足的問題,透過單一氣體傳輸裝置難以因應大量氣體傳輸的需求,且已知的氣體傳輸裝置通常有外凸的導接腳以供通電連接之用,故若欲將多個已知的氣體傳輸裝置并排設置以提高傳輸量,其組裝精度同樣不易控制,導接腳容易造成設置的障礙,且亦導致其外接的供電線設置復雜,因此仍難以透過此方式提高流量,排列方式亦較無法靈活運用。
因此,如何發展一種可改善上述已知技術缺失,可使傳統采用氣體傳輸裝置的儀器或設備達到體積小、微型化且靜音,且克服微型尺寸精度不易掌控、流量不足的問題,且可靈活運用于各式裝置的微型氣體傳輸裝置,實為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案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氣體輸送裝置,借由微機電制程制出一體成型的微型化氣體輸送裝置,以克服傳統輸送裝置無法同時兼具體積小、微型化、尺寸精度掌控以及流量不足的問題。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的一較廣義實施樣態為提供一種氣體輸送裝置,包含:一第一導流單元組及一第二導流單元組,分別由多個導流單元所構成,這些導流單元各自具有一入口孔及一出口孔,這些導流單元經致動可將氣體由各自的該入口孔導入而由該出口孔排出;以及一集氣腔室,設置于該第一導流單元組及該第二導流單元組之間,并具有一排氣口;其中,該第一導流單元組及該第二單元組分別將氣體由該多個入口孔吸入,且由該多個出口孔輸送至該集氣腔室,再由該集氣腔室的該排氣口排出,俾實現適當氣體傳輸量的調整。
【附圖說明】
圖1為本案為第一較佳實施例的氣體輸送裝置之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氣體輸送裝置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A為圖2所示的氣體輸送裝置的剖面的單一導流單元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B至圖3D為圖3A所示的氣體輸送裝置的單一導流單元作動流程局部示意圖。
圖4為本案為第二較佳實施例的氣體輸送裝置之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案為第三較佳實施例的氣體輸送裝置之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案為第四較佳實施例的氣體輸送裝置之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7A及圖7B為本案的閥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實施態樣的作動示意圖。
圖8A及圖8B為本案的閥的第四、第五實施態樣的作動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3204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氣體輸送裝置
- 下一篇:計量泵的灌注程序的自動起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