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鍍廢水處理系統及其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830414.0 | 申請日: | 2017-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0287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開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江柘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1D3/04;C02F103/16;C02F101/20;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趙霞 |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閔***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鍍 廢水處理 系統 及其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鍍廢水處理系統,包括收集池、電絮凝處理單元、芬頓流化床、調節池、MBR處理單元、中間池、微濾膜處理單元、納濾膜處理單元、反滲透處理單元、膜蒸餾處理單元和MVR處理單元,本發明電鍍廢水處理系統以電絮凝處理單元代替傳統的藥物絮凝或初沉池,減少了藥劑投加和污泥排出,降低了污泥外運支出,節省了生產成本,同時提高了生產效率;2)本發明電鍍廢水處理系統獲得NaCl結晶鹽,其純度達到工業用鹽標準,可以循環再利用;3)本發明電鍍廢水處理系統運行穩定,故障率低,減少了膜的更換次數。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鍍廢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鍍廢水處理系統及采用該系統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電鍍廢水是一種成分復雜、毒性較大的工業廢水,是重金屬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電鍍廢水中的有機污染問題也比較嚴重。電鍍廢水中的有機污染源主要有3個方面:電鍍前處理工藝部分、電鍍工藝部分、電鍍后處理工藝部分。電鍍前處理產生的廢水為電鍍鍍件在清洗槽中清洗后產生的廢水。
電鍍前處理產生廢水中的CODcr與電鍍企業的產品類型及工藝路線有很大關系。工件在電鍍前必須進行表面修飾,如拋光、滾花、壓花等,然后再進行除蠟、除油、酸洗活化等工序,為后續的電鍍工序提供一個清潔的表面。電鍍廠采用乳化除蠟、除油工藝,導致產生的廢水中含有大量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及其它助劑,這部分廢液沒有任何的回收價值,故所有電鍍企業都將其直接排入污水處理系統。
目前國內處理上述廢水的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電鍍前處理產生的廢水首先進入初沉池,沉淀其中的懸浮物、重金屬和大顆粒,初沉池產生的污泥進入污泥脫水機,初沉池中的上清液進入生化系統,將有機物轉化為無機物,降低COD含量,經過生化系統處理后的廢水進入二沉池,生化系統中的小顆粒懸浮物在重力作用下聚沉,聚沉后的上清液進入氧化系統,進行氧化處理,進一步降低COD含量,氧化系統處理后的廢水進入砂碳濾,進行過濾處理,過濾后的濾液進行多效蒸發,濃縮后進入離心機獲得結晶鹽。上述的廢水處理工藝存在較多問題:1)初沉池僅能沉淀部分懸浮物、重金屬和大部分的大顆粒,但對生物活性有較大影響的重金屬還有大量殘余,這部分重金屬嚴重影響著多效蒸發系統的壽命及處理效果;2)生化系統出水懸浮物含量高,在二沉池系統無法完全除去,會加大氧化系統藥劑投加量和氧化效果;3)氧化系統出水中懸浮物含量和氧化性物質較高,對活性炭影響大,砂碳濾系統沖洗水量也增加;4)砂碳濾系統出水懸浮物和硬度較高,對多效蒸發系統負荷大,多效系統易結垢,清洗維護工作量大,運行成本高;5)多效蒸發系統的結晶鹽濃度無法保證,離心出鹽效果差,結晶鹽中重金屬含量高,委外成本大。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電鍍前廢水處理成本高、處理不徹底、無法實現資源化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鍍廢水處理系統及采用該系統的處理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電鍍廢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池、電絮凝處理單元、芬頓流化床、調節池、MBR處理單元、中間池、微濾膜處理單元、納濾膜處理單元、反滲透處理單元、膜蒸餾處理單元和MVR處理單元,
所述收集池的出水口連接電絮凝處理單元的進水口,所述電絮凝處理單元用于沉降收集池中的懸浮物和重金屬;
所述電絮凝處理單元的出水口連接芬頓流化床的進水口,所述芬頓流化床用于對廢水進行初級氧化處理;
所述芬頓流化床的出水口連接調節池的進水口,所述調節池用于調節廢水的pH值為4-7;
所述調節池的出水口連接MBR處理單元的進水口,所述MBR處理單元對廢水進行生物氧化處理,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并將降解后的廢水進行固液分離;
所述MBR處理單元的出水口連接中間池的進水口,所述中間池裝有強堿,所述中間池用于除去Ca2+、Mg2+,降低廢水硬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江柘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江柘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3041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