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非調質鋼或齒輪鋼中硫化物夾雜改質的冶煉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829600.2 | 申請日: | 2017-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6082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1 |
| 發明(設計)人: | 付建勛;成娟;楊乾坤;付文笙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1C7/00 | 分類號: | C21C7/00;C21C7/10;C21C7/072;C22C38/02;C22C38/04;C22C38/08;C22C38/12;C22C38/4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顧勇華 |
| 地址: | 200444***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非調質鋼 齒輪 硫化物 夾雜 冶煉 方法 | ||
1.一種非調質鋼或齒輪鋼中硫化物夾雜改質的冶煉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鋼液精煉后的夾雜物改質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鐵水經過電爐或轉爐初煉,再經過LF精煉、真空處理后,使鋼液中的C、Si、Mn、P主要合金元素達到齒輪鋼或非調質鋼的成分要求,得到初步精煉處理鋼液;
所述步驟a中,初步精煉處理鋼液中的Cr、Mo、V、N合金元素達到齒輪鋼或非調質鋼的成分要求;
b.控制在所述步驟a中制備的鋼液中硫的質量百分比含量不高于0.005%,氧含量不高于6ppm,鋁的質量百分比含量不高于0.012%,并且使鋼液溫度控制在1566~1596℃,然后開始向鋼液中喂入含鎂、鈣的包芯線,對鋼液進行夾雜物改質處理;在進行精煉改質處理工藝中,向鋼液中喂入硅鎂鈣復合包芯線,或者分別喂入硅鎂包芯線和硅鈣包芯線,使經過精煉改質處理后制備的鋼液的鎂含量為4~25ppm,鈣含量為5~25ppm;硅鎂鈣復合包芯線的比例為:鎂5%~20%;鈣0~15%;余量為硅,以及不可避免的雜質;
c.在所述步驟b中向鋼液喂完包芯線后,再向鋼液軟吹氬至少15分鐘,之后向鋼液中繼續喂入純硫線,使制備非調質鋼的鋼液中的硫含量達到0.03~0.08%,或者使制備齒輪鋼的鋼液中的硫含量達到0.02~0.06%;
d.在所述步驟c中完成硫線喂入工藝后,再對處理后的鋼液進行軟吹氬5~10分鐘,使鋼液成分均勻,之后吊包進行澆鑄,得到非調質鋼或齒輪鋼鑄錠。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非調質鋼或齒輪鋼中硫化物夾雜改質的冶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b中,包芯線加入量按照每噸鋼液折算喂入金屬鎂57~357g和每噸鋼液折算喂入金屬鈣50~250g的標準,對鋼液進行精煉改質處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非調質鋼或齒輪鋼中硫化物夾雜改質的冶煉方法,其特征在于:對20MnCr5齒輪鋼中硫化物夾雜改質處理,在所述步驟a中,使鋼液中的C、Si、Mn、P及Cr合金元素達到20MnCr齒輪鋼成分要求,得到初步精煉處理鋼液;在所述步驟b進行精煉改質處理工藝中,向鋼液中喂入硅鎂鈣復合包芯線,在向鋼液喂完包芯線后,使經過精煉改質處理后制備的鋼液的鎂含量為5~20ppm,鈣含量為10~25ppm;在所述步驟c中,向鋼液中繼續喂入純硫線,使鋼液中的硫含量達到0.020~0.055%;
所述步驟b中,包芯線加入量按照每噸鋼液折算喂入金屬鎂71~286g和每噸鋼液折算喂入金屬鈣100~250g的標準,對鋼液進行精煉改質處理。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非調質鋼或齒輪鋼中硫化物夾雜改質的冶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d中,得到的20MnCr5齒輪鋼的主要成分及成分重量百分數為:C:0.15~0.25%,Si≤0.12%,Mn:0.80~1.50%,P≤0.035%,S:0.020~0.055%,Cr:0.80~1.3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非調質鋼或齒輪鋼中硫化物夾雜改質的冶煉方法,其特征在于:對45MnVS非調質鋼中硫化物夾雜改質處理,在所述步驟a中,使鋼液中的C、Si、Mn、P及Cr、Ni、V、N合金元素達到45MnVS非調質鋼成分要求,得到初步精煉處理鋼液;在所述步驟b進行精煉改質處理工藝中,分別喂入硅鎂包芯線和硅鈣包芯線,在向鋼液喂完包芯線后,使經過精煉改質處理后制備的鋼液的鎂含量為10~25ppm,鈣含量為5~20ppm;在所述步驟c中,向鋼液中繼續喂入純硫線,使鋼液中的硫含量達到0.040~0.080%;
所述步驟b中,包芯線加入量按照每噸鋼液折算喂入金屬鎂143~357g和每噸鋼液折算喂入金屬鈣50~200g的標準,對鋼液進行精煉改質處理。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非調質鋼或齒輪鋼中硫化物夾雜改質的冶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d中,得到的45MnVS非調質鋼的主要成分及成分重量百分數為:C:0.42~0.51%,Si:0.15~0.6%,Mn:0.90~1.50%,P:0.003~0.035%,S:0.040~0.080%,Ni:0.10~0.30%,V:0.06~0.13%,Cr≤0.30%,N:0.012~0.0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大學,未經上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2960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