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扁形紅茶的生產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828981.2 | 申請日: | 2017-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555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2 |
| 發明(設計)人: | 趙旭東;鄢明科;楊秀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怡壺春生態茶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A23F3/08;A23F3/1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強大凱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 地址: | 564102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紅茶 生產 方法 | ||
1.一種扁形紅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選茶:選取獨芽或一芽一葉的茶青,芽葉的長度為2.5~3cm;
S2、萎凋:將采摘后的茶青放入恒溫熱風萎凋槽中進行萎凋,茶青的攤放厚度為5~6cm,萎凋溫度為26~30℃,萎凋時間為7~8h;
S3、揉捻:將萎凋后的茶葉放入揉捻機中,揉捻時的室溫在20~24℃,濕度85~90%,揉捻時間為35min,揉捻時的壓力控制為:不加壓揉5min→輕壓揉10min→不加壓揉10min→輕壓揉5min→不加壓揉5min,所述輕壓的控制為:使用壓盤將茶葉的厚度壓縮至原厚度的4/5;
S4、解塊分篩:采用茶葉解塊機將揉捻后的茶葉進行解塊,使團塊狀的茶葉分散,然后后篩子將茶碎末篩出;
S5、發酵:解塊分篩完畢后,將茶葉放入智能溫控發酵室中進行發酵,茶葉分箱攤放,攤放厚度為9~10cm,發酵室相對濕度在90%以上,發酵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前期發酵,溫度控制在35℃,發酵時間為4~5min,第二個階段為恒溫發酵,溫度為25~28℃,時間3h,第三個階段為后期發酵,溫度為20~25℃,時間1~2h;
S6、理條:將發酵后的茶葉放入理條機中,溫度設定60~80℃,速度180~190r/min,理條時間8~15分鐘;
S7、整形:在理條完畢后,在理條機中再進行整形,溫度設定80~110℃,速度140~150r/min,同時在理條機的每個凹槽內放入三根直徑3~5mm的不銹鋼條,整形2~3min后,取出不銹鋼條,速度調到120~130r/min,繼續運轉理條機1~2min即可下機攤晾;
S8、烘焙提香:采用旋轉式烘培機將茶葉進行提香處理,烘培溫度為110℃,烘培時間為1.5h,待烘焙至茶葉水分含量為6%時,取出攤涼;
S9、篩選:用篩子篩出碎茶末,得到扁形紅茶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扁形紅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萎凋步驟中,每隔2h停止鼓風20min,并翻抖茶葉一次。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扁形紅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萎凋步驟中,開始萎凋時的溫度為30℃,然后每隔1h將溫度降低1℃,直到溫度降至26℃,在萎凋結束前的10~15min,停止加溫,只鼓冷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扁形紅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步驟中,采用55型揉捻機,投葉量為25~28kg。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扁形紅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發酵步驟中,發酵室每隔10min開啟排氣扇2min,向發酵室內輸送新鮮空氣,并排放出廢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扁形紅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理條和整形步驟中,理條機為12槽組合式理條機,理條和整形的投葉量為1.5~1.8k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怡壺春生態茶業有限公司,未經貴州怡壺春生態茶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2898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花香型紅茶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茶葉發酵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