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預混的變溫冷卻吸收器以及吸收式循環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826785.1 | 申請日: | 2017-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7609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3 |
| 發明(設計)人: | 公茂瓊;鹿丁;郭浩;陳高飛;董學強;沈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25B37/00 | 分類號: | F25B3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進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趙勍毅 |
| 地址: | 10019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預混 換熱空間 吸收式循環系統 冷卻管 殼體 隔板 冷卻吸收器 空間連通 冷卻出口 冷卻進口 吸收器 進口 變溫 熱力學完善度 噴頭 結構布置 冷卻過程 冷卻介質 能源化工 耦合方式 傳質 腔室 連通 噴射 吸收 出口 | ||
1.一種可預混的變溫冷卻吸收器,包括具有腔室的殼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冷卻管,所述腔室通過隔板分為預混空間與換熱空間,所述預混空間位于所述換熱空間上方,所述隔板上布置有與所述預混空間連通且可向所述換熱空間噴射的若干噴頭,于所述殼體上設置有第一進口、第二進口以及第一出口,所述第一進口與所述第二進口均與所述預混空間連通,其中所述第一進口供稀溶液進入所述預混空間內,所述第一出口與所述換熱空間的底部連通且供低壓高濃度溶液排出所述換熱空間,所述第二進口供被吸收工質低壓蒸汽進入所述預混空間內,所述第一冷卻管位于所述換熱空間內,所述殼體上設置有第一冷卻進口以及第一冷卻出口,所述第一冷卻進口與所述第一冷卻出口均連通所述第一冷卻管。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預混的變溫冷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位于腔室外側且可導入被吸收工質低壓蒸汽的導流管,所述殼體靠近所述隔板處設置有第三進口,所述導流管與所述第三進口連通。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預混的變溫冷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位于所述換熱空間內的第二冷卻管,所述殼體上還設置有第二冷卻進口以及第二冷卻出口,所述第二冷卻管連通所述第二冷卻進口與所述第二冷卻出口,所述第二冷卻出口位于所述第二冷卻進口與所述隔板之間且所述第二冷卻進口位于所述第一冷卻出口上方。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預混的變溫冷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卻出口靠近所述隔板,或者所述第二冷卻出口與所述第二冷卻進口之間的距離小于所述第二冷卻出口與所述隔板之間的距離。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預混的變溫冷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卻管位于所述換熱空間的部分為彎折結構。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預混的變溫冷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卻管位于所述換熱空間的部分為彎折結構。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預混的變溫冷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卻管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換熱空間底部的溶液內。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預混的變溫冷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回熱管,所述回熱管上設置有溶液泵,于所述殼體上還設置有第二出口以及第三進口,所述回熱管依次連通所述第一出口、第二進口以及所述第二出口。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可預混的變溫冷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進口靠近所述第一出口,所述回熱管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換熱空間底部的溶液內。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可預混的變溫冷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熱管位于所述換熱空間內的部分位于所述換熱空間底部的溶液上方。
11.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可預混的變溫冷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支路管,所述支路管分流所述第二出口排出的低壓高濃度溶液進入所述第一進口內。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可預混的變溫冷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支路管上設置有控制閥。
13.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可預混的變溫冷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熱管位于所述換熱空間內的部分為彎折結構。
14.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可預混的變溫冷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口靠近所述隔板。
15.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可預混的變溫冷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卻管與所述回熱管相對設置。
1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預混的變溫冷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進口位于所述第一進口上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2678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