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動態模型實現數控系統過象限二次補償控制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825864.0 | 申請日: | 2017-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6315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10 |
| 發明(設計)人: | 杜全;郭帥;孫欣;尹純儒;高瑤;冉慶澤;楊開錦;孫玉財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維宏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維宏智能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404 | 分類號: | G05B19/4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潔;鄭暄 |
| 地址: | 201401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動態 模型 實現 數控系統 象限 二次 補償 控制 方法 | ||
1.一種基于動態模型實現數控系統過象限二次補償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所述的數控系統尋找位置單軸誤差在過象限處的補償起點、補償終點和補償最大點;
(2)構造補償序列,將所述的補償起點、補償終點作為補償區域限定,所述的補償最大點作為位置誤差增大、減小的結點,建立補償起點到補償最大點之間的第一動態補償模型,建立補償最大點到補償終點之間的第二動態補償模型;
(3)利用最小二乘法分別計算所述的步驟(2)中的第一動態補償模型和第二動態補償模型與實際位置誤差之間的誤差,通過二分法求得使所述的第一動態補償模型和所述的第二動態補償模型最貼合實際位置誤差的區域分配,并以此區域為依據進行實際脈沖補償;
(4)判斷補償次數是否達到系統預設上限;
(5)如果所述的補償次數未達到系統預設上限,則繼續后續步驟(6),否則繼續后續步驟(8);
(6)判斷經過此次脈沖補償,所述的位置誤差是否達到系統預置的可接受標準;
(7)如果所述的位置誤差未達到所述的系統預置的可接受標準,則返回上述步驟(2),進行二次脈沖補償,且所述的二次脈沖補償需對所述的二次補償前一次的脈沖補償后產生的2段區域分別進行補償,否則繼續后續步驟(8);
(8)結束補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動態模型實現數控系統過象限二次補償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中的補償序列通過具有加速度規劃功能的算法構造產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動態模型實現數控系統過象限二次補償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中,所述的第一動態補償模型速度減小和速度增加區域是在所述的第一動態補償模型總區域不變的情況下動態分配,所述的第二動態補償模型速度減小和速度增加區域也在所述的第二動態補償模型總區域不變的情況下動態分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維宏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維宏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維宏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維宏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2586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PLC冗余切換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復雜曲面加工多維知識云協同服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