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核用槽車控制系統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825021.0 | 申請日: | 2017-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6793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04 |
| 發明(設計)人: | 吳洪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天翔環境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3/02 | 分類號: | G05B13/02;G05D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華智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劉方正 |
| 地址: | 6103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槽車 控制系統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種核用槽車控制系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核用槽車控制系統包括PLC控制子系統,與所述PLC控制子系統相連接的交互系統、電源系統、電控閥門系統、壓力傳感器模組、控制面板、罐體溫度傳感器、罐體液位傳感器、報警器、存儲器和通訊模塊;所述電控閥門系統包括與所述PLC控制子系統相連接的驅動模組,以及與所述驅動模組相連接的電控閥門組;所述電控閥門組連接槽車罐體并包括用于開關閥門的執行單元和用于檢測閥門狀態的檢測單元;所述罐體溫度傳感器設置在槽車罐體上;所述壓力傳感器模組設置在所述電控閥門組和槽車罐體上;
電控閥門組包括分別與所述槽車罐體相連接的電控閥門V02、電控閥門V03、電控閥門V05、電控閥門V06、電控閥門V08、電控閥門V09和三通電控閥門V15;所述電控閥門V09的另一端設置有泄漏傳感器;所述電控閥門V05的另一端和電控閥門V06的另一端相連并連接電控閥門V04的一端和電控閥門V07的一端;所述電控閥門V04的另一端分別連接所述電控閥門V03的另一端、所述電控閥門V02的另一端和三通電控閥門V14的第一端口;所述三通電控閥門V14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分別連接所述三通電控閥門V15的第二端口和電控閥門V01的一端;所述電控閥門V01的另一端連接作為出口的B口;
所述電控閥門V07的另一端分別連接所述電控閥門V08的另一端、電控閥門V10的一端和電控閥門V11的一端;所述電控閥門V11的另一端分別連接電控閥門V12的一端和電控閥門V13的一端;所述電控閥門V12的另一端和電控閥門V10的另一端之間設置有除水泵P14;
所述電控閥門V13的另一端連接三通電控閥門V16的第一端口;所述三通電控閥門V16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分別連接電控閥門V15的第三端口和作為入口的A口;
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裝料,所述裝料包括以下步驟:
S1-1、試漏:開啟電控閥門V01、電控閥門V04、電控閥門V07、電控閥門V11、電控閥門V13、三通電控閥門V14和三通電控閥門V16,開啟A口施加氣壓至管路壓力達0.2MPa時關閉A口進行保壓;若五分鐘后管路氣壓降幅達到20KPa,系統報警,反之打開電控閥門V06和電控閥門V09進行泄壓并關閉所有電控閥門;
S1-2、在步驟S1-1中,若五分鐘后管路氣壓降幅低于20KPa,則進行裝料;
S1-3、在第二次裝料完成后進行管道沖洗:打開電控閥門V01、電控閥門V04、電控閥門V07、電控閥門V11、電控閥門V13、三通電控閥門V14和三通電控閥門V16,通過A口進壓力水、B口出水至少兩分鐘,關閉所有閥門;
S1-4、在管道沖洗完成后進行管道排空:開啟電控閥門V01、電控閥門V04、電控閥門V07、電控閥門V11、電控閥門V13、三通電控閥門V14和三通電控閥門V16,通過A口施加壓力氣、B口排氣至少兩分鐘,關閉所有閥門;
2)、卸料,所述卸料包括以下步驟:
S2-1、試漏:采用與步驟S1-1相同的方法進行試漏;
S2-2、在步驟S2-1中,若五分鐘后管路氣壓降幅低于20KPa,則進行第一次卸料:開啟電控閥門V01、電控閥門V02、電控閥門V08、電控閥門V09、電控閥門V11、電控閥門V13、三通電控閥門V14和三通電控閥門V16進行卸料至槽車罐體內液位低至50%,關閉所有電控閥門;
S2-3、在第一次卸料完成后進行第一次充水:打開電控閥門V03、電控閥門V04、電控閥門V07、電控閥門V09、電控閥門V11、電控閥門V13和三通電控閥門V16,通過A口進壓力水使槽車罐體內液位達60%,關閉所有電控閥門;
S2-4、在第一次充水完成后進行第二次卸料:采用與步驟S2-2相同的方法進行卸料至槽車罐體內液位低至10%,關閉所有電控閥門;
S2-5、在第二次卸料完成后進行第二次充水:采用與步驟S2-3相同的方法充水至槽車罐體內液位達20%,關閉所有電控閥門;
S2-6、在第二次充水完成后進行第三次卸料:采用與步驟S2-2相同的方法進行卸料至槽車罐體內液位低至0%,并延遲至少五分鐘后關閉電控閥門V01、電控閥門V02和電控閥門V08;
S2-7、在第三次卸料完成后進行第三次充水:開啟電控閥門V03、電控閥門V04和電控閥門V07,通過A口進壓力水至槽車罐體內液位達85%,關閉所有電控閥門;
S2-8、在第三次充水完成后進行第四次卸料:采用與步驟S2-2相同的方法進行卸料至槽車罐體內液位低至0%,并在延遲至少一分鐘后關閉所有電控閥門;
S2-9、在第四次卸料完成后進行管道沖洗:采用與步驟S1-3相同的方法進行管道沖洗;
S2-10、在管道沖洗完成后進行管道排空:采用與步驟S1-4相同的方法進行管道排空;
3)、真空卸料,所述真空卸料包括以下步驟:
S3-1、試漏:采用與步驟S1-1相同的方法進行試漏;
S3-2、在步驟S3-1中,若五分鐘后管路氣壓降幅低于20KPa,則進行第一次真空卸料:開啟電控閥門V01、電控閥門V02和三通電控閥門V14,通過B口接真空度至少為-0.08MPa的負壓進行真空吸料至槽車罐體內液位低至10%,關閉所有電控閥門;
S3-3、在第一次真空卸料完成后進行第一次充水:采用與步驟S2-3相同的方法充水至槽車罐體內液位達20%,關閉所有電控閥門;
S3-4、在第一次充水完成后進行第二次真空卸料:采用與步驟S3-2相同的方法進行真空吸料至槽車罐體內液位低至0%并在延遲至少五分鐘后關閉所有電控閥門;
S3-5、在第二次真空卸料完成后進行第二次充水:采用與步驟S2-3相同的方法充水至槽車罐體內液位達90%或93%后關閉所有電控閥門;
S3-6、在第二次充水完成后進行第三次真空卸料:采用與步驟S3-2相同的方法進行真空吸料至槽車罐體內液位低至0%并在延遲至少五分鐘后關閉所有電控閥門;
S3-7、在第三次真空卸料完成后進行管道沖洗:采用與步驟S1-3相同的方法進行管道沖洗;
S3-8、在管道沖洗完成后進行管道排空:采用與步驟S1-4相同的方法進行管道排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天翔環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天翔環境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2502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旱地作物液體藥肥灌根器
- 下一篇:一種嵌套式盆栽浮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