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泥鰍生態養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824110.3 | 申請日: | 2017-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681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2 |
| 發明(設計)人: | 尹選平;姚錦金;唐鋒;黃譯鋒;黃雄;蘇定揚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寧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K61/10 | 分類號: | A01K61/10;A01K61/13;A01G22/22;A01M29/30 |
| 代理公司: | 貴陽派騰陽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2110 | 代理人: | 田江飛 |
| 地址: | 530200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泥鰍 生態 養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泥鰍生態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泥鰍是一種雜食性小型淡水魚類,生命力很強,對環境的適應性廣,飼料粗雜易得,生產成本低,便于飼養管理,隨著水環境的變化,野生泥鰍資源日益枯堨,泥鰍的人工養殖在農村悄然興起,如專利CN201010170789.7公開的一種泥鰍養殖方法,養殖的泥鰍產量和品質都不理想。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泥鰍生態養殖方法。
具體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泥鰍生態養殖方法,括以下步驟:
(1)稻田的選擇:選擇水源充足,不旱不澇,日照良好,不受廢水污染、無冷浸、質地松軟肥沃的稻田進行養殖,該稻田種植的水稻為矮稈、不倒伏、抗病力強的品種;
(2)稻田設置:稻田面積根據所需進行設定,田埂經加高加固夯實,高度為45~66cm,防逃設施采用塑料膜、木板、石板或網片貼于埂的內側,下端埋入硬泥中,進排水口要設攔魚設備,防止泥鰍鉆逃和野雜魚污物進入;采用竹篾類紡織成孔隙為2mm的拱形欄柵,設置寬90cm、高45cm,待禾苗返青后,將稻田田角的稻株移栽在同田的其他行中或另田定植,騰出空地開挖寬33cm,深26cm的魚溝,溝的交叉處開長100cm、寬66cm、深75~100cm的魚溜;
(3)養殖管理:a.每畝稻田放養尾重25g的小泥鰍60~120kg或每畝放長度≥3cm的泥鰍魚種2~3萬尾左右;b.在魚溝和魚溜中用牛糞、豬糞、雞糞、稻草和米糠混合后鋪成10~15cm厚,表面再蓋一層泥土;c.每日上午和下午投放飼料,投料量為泥鰍體重的5%;
(4)病害的防治及管理:a.疾病防治:放養鰍苗前10天,每畝用生石灰20kg化漿全田遍灑消毒;鰍苗用3%的食鹽水浸洗5~10min后入田;養殖過程中每隔1個月左右用漂白粉1mg/kg濃度遍灑1次;b.田間管理:按照水稻生產的常規要求進行,但除草次數至多1次,水深保持3~5cm,在大雨時要防止洪水漫埂,注重田埂或欄柵周圍出現漏洞,定期對田間進行觀察,發現問題及時處理;c.施肥管理:采用氨水為基肥,每畝施用30~35kg;
(5)收獲:采用鱔魚籠張捕,或者在割稻前,將田水放干后,泥鰍聚集到魚溜中時,用抄網捕撈;鉆入魚溜周圍泥中和底泥中的泥鰍,用農具翻挖捕捉。
所述魚溝和魚溜的面積占稻田面的5%~10%。
所述牛糞80~120重量份、豬糞40~60重量份、雞糞10~20重量份、稻草40~60重量份、米糠10~20重量份。
所述牛糞105重量份、豬糞45重量份、雞糞15重量份、稻草50重量份、米糠12重量份。
所述牛糞、豬糞、雞糞、稻草和米糠混合后,采用粉碎機處理3~5min,再置于100~200r/min的條件下攪拌20~30min,再置于溫度為40~60℃條件下處理5~10min,即可。
所述步驟(3)養殖管理過程中飼料采用豆漿、面粉、米糠、豆渣、麥麩、青菜碎葉、蚯蚓、蠅蛆中至少一種。
所述蚯蚓與蠅蛆同時存在時,重量配比為1:3。
所述施肥管理過程中采用尿素或硫酸銨為追肥,其中尿素每畝施用4~5kg,硫酸銨每畝施用5~7kg。
有益效果
采用泥鰍和水稻的共生養殖模式,使得泥鰍和水稻形成相互促進作用,其中泥鰍具有疏松土壤的功能,能夠增加水稻的根系面積,從而增強水稻根系的呼吸作用,促進水稻梗系的生長發育,并且泥鰍糞能夠為水稻提供良好的肥料,降低肥料的施用量;稻田中的有機質、有效磷、硅酸鹽、鈣、鎂等營養成分能夠供給泥鰍,進而促進泥鰍的生長。
本發明通過稻田的選擇、稻田設置、養殖管理和病害的防治及管理四個步驟完成對泥鰍的養殖,即能提高泥鰍的產量和質量,同時也能夠促進水稻的生長,增加水稻的產量,給水稻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效果驗證:試驗組采用本發明方案的泥鰍養殖方法,對照組采用專利CN201010170789.7泥鰍養殖方法,投放的泥鰍大小基本相同,經過1年的養殖周期,每組隨機挑選200只泥鰍,對其體重和體長進行測定,結果如下表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寧學院,未經南寧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2411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玫瑰毒鲉的海底養殖方法
- 下一篇:一種魚類免疫試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