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機頭氣缸壓盤壓料結構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823738.1 | 申請日: | 2017-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255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鄒今令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拓荒牛智能切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6D7/04 | 分類號: | B26D7/04;B26D7/12;B24B3/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11394 | 代理人: | 陳益思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頭 氣缸 壓盤壓料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裁切機頭,特別涉及一種機頭氣缸壓盤壓料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各種柔性材料的裁切均比較困難,在裁切的過程中需要對材料進行按壓固定后才能準確裁切,但由于柔性材料具有壓縮回彈性,壓力太大會壓的很死,裁切后材料回彈,導致裁切的材料尺寸有偏差,而且每種材料的回彈性能均不相同,因此在裁切的過程需要根據(jù)不同的材料設定不同的壓力,才能確保裁切出來的產(chǎn)品尺寸偏差減低到最小。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機頭氣缸壓盤壓料結構。
為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fā)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機頭氣缸壓盤壓料結構,包括上支撐平臺,該上支撐平臺中部設有齒輪組和由該齒輪組控制的磨刀系統(tǒng),切刀從所述齒輪組中部垂直穿入至所述磨刀系統(tǒng),所述磨刀系統(tǒng)的底部設有具有復位功能的壓料盤,所述上支撐平臺位于所述齒輪組的一側設有用于控制所述壓料盤垂直向下壓料、并使壓料盤具有一定壓力浮動的壓料盤控制氣缸。
作為本發(fā)明機頭氣缸壓盤壓料結構的一種改進,所述壓料盤控制氣缸的進氣管道上設置有電氣比例閥,電氣比例閥由一控制系統(tǒng)控制,所述壓料盤控制氣缸的活塞桿端部設有一圓柱形推塊,當需要對壓料盤進行垂直下壓料時,控制系統(tǒng)控制電氣比例閥,并使壓料盤控制氣缸推動所述圓柱形推塊下壓;所述圓柱形推塊下壓在所述壓料盤的上平面邊緣處。
作為本發(fā)明機頭氣缸壓盤壓料結構的一種改進,所述壓料盤控制氣缸的施壓壓力通過電氣比例閥調(diào)節(jié),該電氣比例閥根據(jù)控制系統(tǒng)設定的不同裁切材料控制所述壓料盤控制氣缸的不同壓力。
作為本發(fā)明機頭氣缸壓盤壓料結構的一種改進,所述壓料盤的底面設有圓弧形凸臺,該圓弧形凸臺的直徑小于所述壓料盤的直徑,所述圓弧形凸臺的側部水平延伸出一夾爪,該夾爪的端部設有一卡槽。
作為本發(fā)明機頭氣缸壓盤壓料結構的一種改進,所述壓料盤的上平面間隔設有兩個對稱的下彈簧座,兩個下彈簧座分別通過一彈簧連接在所述磨刀系統(tǒng)上的上彈簧座。
作為本發(fā)明機頭氣缸壓盤壓料結構的一種改進,所述磨刀系統(tǒng)包括外齒輪,所述外齒輪內(nèi)設有可與該外齒輪脫開單獨轉動的內(nèi)齒輪,所述外齒輪由一制動裝置控制制動,所述內(nèi)齒輪的下表面設有兩組形成一定夾持角度的左磨刀石裝置和右磨刀石裝置,切刀從所述內(nèi)齒輪的中心穿入至所述左磨刀石裝置和右磨刀石裝置之間的空間內(nèi);
所述左磨刀石裝置和右磨刀石裝置均安裝在同一個磨刀石固定架,所述磨刀石固定架的兩側從上到下間隔設有三個磨刀石安裝臂,每個所述磨刀石安裝臂上均安裝有一磨刀石,安裝在所述磨刀石固定架最下端的磨刀石直徑大于另外兩個磨刀石的直徑。
作為本發(fā)明機頭氣缸壓盤壓料結構的一種改進,所述切刀磨刀時,所述制動裝置動作,限制所述外齒輪轉動,驅(qū)動裝置帶動所述內(nèi)齒輪順時針旋轉一圈,所述左磨刀石裝置對所述切刀的一個側面磨刀,所述驅(qū)動裝置帶動所述內(nèi)齒輪逆時針旋轉一圈,所述右磨刀石裝置對所述切刀的另一個側面磨刀。
作為本發(fā)明機頭氣缸壓盤壓料結構的一種改進,所述壓料盤受所述壓料盤控制氣缸控制垂直下壓壓料時,所述彈簧被拉伸,所述彈簧對所述壓料盤具有上拉力的作用,所述壓料盤控制氣缸取消對所述壓料盤下壓動作時,所述壓料盤由所述彈簧的回彈力控制復位。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本發(fā)明采用電氣比例閥,氣缸的壓力由電氣比例閥和控制系統(tǒng)控制。當需要對壓料盤進行垂直下壓料時,控制系統(tǒng)控制電氣比例閥,并使氣缸推動圓柱形推塊下壓;圓柱形推塊下壓在壓料盤的上平面邊緣處。在按壓材料的同時,彈簧被拉伸,彈簧對所述壓料盤具有上拉力的作用,使壓料盤和材料之間具有一定的壓力浮動。使壓料盤在下壓材料時不會把材料壓的很死,但又不會影響切刀正常的裁切材料,有效的提高裁切效率的同時減小尺寸誤差。
附圖說明
下面就根據(jù)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及其有益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其中:
圖1是本發(fā)明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主視圖。
附圖標記名稱:1、上支撐平臺 2、齒輪組 3、磨刀系統(tǒng) 4、壓料盤 5、壓料盤控制氣缸 6、圓柱形推塊 7、圓弧形凸臺 8、夾爪 9、卡槽 10、下彈簧座 11、彈簧 12、上彈簧座 13、切刀 31、外齒輪 32、左磨刀石裝置 33、右磨刀石裝置 34、磨刀石固定架 35、磨刀石安裝臂 36、磨刀石。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就根據(jù)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不局限于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拓荒牛智能切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廣東拓荒牛智能切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2373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模組PCB板拆解裝置
- 下一篇:一種水利水電工程設備防潮處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