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疏散的最短路徑逃生指揮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822358.6 | 申請日: | 2017-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243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1 |
| 發明(設計)人: | 朱星明;郭玉剛;王忠;唐娉婷;王勇;姚建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銀佳電子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B7/06 | 分類號: | G08B7/06;G08B19/00;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業騰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張宇 |
| 地址: | 212200 江蘇省鎮***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疏散 路徑 逃生 指揮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逃生管理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智能疏散的最短路徑逃生指揮系統。
背景技術
疏散監控系統廣泛應用于軌道交通、醫院和商場等公共場所,在大型工廠和礦井工業制造領域也有廣泛的應用,目前疏散監控系統主要是通過LED安全出口照明燈引導指揮人群疏散,但是隨著現代建筑的體積不斷的增大,安全通道越來越復雜,單一的引導疏散方法并不能有效的指揮管理現實發生的嚴重災難。
目前逃生指揮管理方式還主要是依靠疏散LED燈指示、通道喇叭以及安全員的人為干預,傳統的疏散指揮管理方式無法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發生火災時疏散LED燈很可能因為煙霧的擴散看不清楚,燈光的炫目也會造成視覺的干擾從而發生樓梯上墜落和人群踩踏等二次傷害,喇叭聲音輸出可能被人群慌亂的嘈雜聲掩蓋難以發揮作用,傳統的疏散系統不能在大型公共領域發揮出最佳的指揮引導作用,其引導的路線也并不一定是最優最短的路線,因而改善疏散監控系統集成逃生指揮管理功能勢在必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疏散的最短路徑逃生指揮系統,具備能夠在疏散時進行選擇最短路線的優點,解決了在逃生時環境混亂能夠影響逃生疏散效率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智能疏散的最短路徑逃生指揮系統,包括處理器、局域網、移動客戶端和若干個設置在各個逃生通道內的分布式指揮單元,分布式指揮單元包括無線通信模塊、網絡監控攝像頭、視頻采集器、微處理器、指示模塊、流量傳感器、水量傳感器、風向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報警模塊,網絡監控攝像頭的輸出端與視頻采集器的輸入端電連接,視頻采集器的輸出端與微處理器的輸入端電連接,指示模塊包括風向指示燈、流向指示燈和流量指示燈,指示模塊與報警模塊的輸入端均與微處理器的輸出端電連接,流量傳感器、水量傳感器、風向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的輸出端均與微處理器的輸入端電連接,微處理器與無線通信模塊的雙向電連接,無線通信模塊通過局域網與處理器的雙向信號連接,局域網的輸出端與移動客戶端的輸入端無線連接,處理器的輸入端與電源模塊的輸出端電連接,處理器的輸出端與顯示模塊的輸入端電連接。
優選的,所述流量傳感器、水量傳感器、風向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均設置有多個,且多個流量傳感器、水量傳感器、風向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均分布在各個逃生通道內。
優選的,所述報警模塊為蜂鳴器。
優選的,所述網絡監控攝像頭設置有多個,且多個網絡監控攝像頭分別分布在各個逃生通道內。
優選的,所述顯示模塊的輸出端電連接顯示墻的輸入端,顯示墻為四十塊高清液晶顯示屏拼接而成。
優選的,所述指示模塊與報警模塊設置有多個,且多個指示模塊與報警模塊分別設置在各個逃生通道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明通過流量傳感器、水量傳感器、風向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指示模塊、報警模塊移動客戶端的配合使用,使得通過流量傳感器、水量傳感器、風向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讓指示模塊與報警模塊進行工作時,指示模塊與報警模塊工作的情況能夠傳輸到移動客戶端上,從而讓疏散逃生的人員能夠通過移動客戶端上的內容選擇逃生的路線,從而讓逃生人員在逃生時變得更加方便,從而保證了疏散時的安全。
2、本發明通過若干個分布式指揮單元,使得各個逃生通道內的情況,能夠在收集到移動客戶端上,從而能夠同時檢測多個逃生通道,降低逃生人員在選擇逃生路線時的危險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運行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銀佳電子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銀佳電子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2235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