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養殖云端監控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817375.0 | 申請日: | 2017-09-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914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善南;陳睿旻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青節能科技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D27/02 | 分類號: | G05D2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關宇辰 |
| 地址: | 塞舌爾塞席爾馬埃島普登*** | 國省代碼: | 塞舌爾;SC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云端監控系統 含氧感測器 云端服務器 傳輸模組 馬達裝置 區域傳輸 增氧裝置 云端 模組 水中含氧量 增氧機 種養殖 養殖 感測 傳輸 運轉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養殖云端監控系統,包括:具有云端傳輸模組的云端服務器,與多個個增氧裝置。每一增氧裝置包含一區域傳輸模組、一增氧機、一馬達裝置以及一含氧感測器。通過云端傳輸模組,云端服務器可以接收由區域傳輸模組所傳輸的含氧感測器所感測的一養殖端水中含氧量與馬達裝置運轉的相關資料。
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于一種養殖系統的技術,特別涉及一種養殖水文大數據資料的云端監控系統。
背景技術
漁業資源枯竭的原因包括:過度捕撈、環境變化以及人為破壞,其致使海洋漁獲量自1980年代后期開始下降。因此而產生了一系列的對策:以魚苗放流、人工漁礁、箱網養殖、禁漁等方式,讓漁業資源可以永續發展。其中箱網養殖主要放養的魚種眾多,以嘉鱲、黃錫鯛、紅甘鲹、海鱺、紅魚、石斑等高經濟價值的魚類為主。
一般而言,水產養殖漁業區分為淡水漁塭養殖、咸水漁塭養殖及海面養殖3大類。而以近海養殖漁業而言,幾乎全靠人力監看、水車控制、喂食、量測及控制水質、水循環控制。漁民們全年無休不管是下雨天、大太陽、甚至于臺風天,均需投注心力以照顧魚塭。此種養殖方法既辛苦又危險,若再遇天然災害,漁民的生活將是苦不堪言、血本無歸。
水產養殖業近年來欣欣向榮,從育種及種苗開始,通過培育、喂餌,使得養殖對象生物成長至銷售,每一個環節都有長足的發展。在水產養殖中,水中含氧量的多寡對于魚類生長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條件,水中含氧量低于魚類生存標準值時,魚類將會停止生長、厭食甚至死亡。而隨著含氧量的升高,魚類的生長速度、攝食能力、代謝能力都將隨之上升。由此可見,水中含氧量的管理對于水產養殖業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惟,晨間魚塭溶氧量偏低、中午溫度過低或魚塭養殖密度過高,都有可能造成魚類大量暴斃。因此,養殖業者往往需要日夜定時巡視魚塭狀況,以免造成損失。由于魚塭面積大且往往位于偏遠地區,導致養殖業者巡視不便,也徒增許多許多困擾。
此外,水產養殖的一個特點是魚塭水質容易受到細微環境變化而無法掌控。與海水環境比較,當水質遇到藻類優養化加速水中氧氣消耗時,將導致魚群受到藻類毒素中毒死亡。因此,需隨時密切關注與監控水質狀況,并與含氧量低于標準值時,得以及時增氧,以保證水中氧氣供給充足。
現代的養殖特點是工廠化、高密度,因此要求其環境條件必須保證魚苗能健康生長。而養殖地區的水文氣象資料也必須詳細調查了解,以作為養殖場地的建設與設計的參考。這些水文氣象資料包括氣溫變化情況、夏季最高溫度以及持續天數、冬季最低溫度以及持續天數、降雨量、主導風向與臺風的頻率等。水產養殖是高資本投入、高風險的行業?,F在全球氣候變暖,災害頻發,養殖戶應提高風險意識。由于水產養殖可能遭遇的自然災害發生機率與風險、損失程度等遠遠高于農業。因此,更需要加大對水產養殖的水文數據的收集與監控,以避免自然災害的擴大。
然而,傳統的水產養殖具有以下缺點:(1)幾乎全靠人力監看、水車控制、喂食、量測及控制水質、水循環控制;(2)無法及時監控水質狀況以及養殖的水文數據;(3)經營者大多依賴經驗法則判斷養殖現場狀況,大幅降低了掌握環境的準確性。結果造成養殖品質無法管控、養殖的損失以及成本的提高。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魚類大量暴斃,而損失慘重。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養殖云端監控系統。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提出一種養殖云端監控系統,可偵測水文大數據資料,其可包括:一云端服務器,包含一云端傳輸模組,以傳輸接收資料;以及多個增氧裝置,每一該增氧裝置包含: 區域傳輸模組,以無線或有線連接云端傳輸模組;增氧機,耦接區域傳輸模組,以傳輸養殖有關環境參數或機械參數至云端服務器。上述區域傳輸模組的定義為相對于云端傳輸模組而言,是指個別區域增氧裝置上的傳輸裝置。
在一觀點之中,上述的增氧機包含一馬達,其中該機械參數與馬達相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青節能科技公司,未經大青節能科技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1737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