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綠色智能家居管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809310.1 | 申請日: | 2017-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4291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徐堅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廣播電視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4F1/0003 | 分類號: | F24F1/0003;F24F1/0014;F24F12/00;F24F13/30;B65G1/04;F24F11/87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003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綠色 智能家居 管理 系統 | ||
1.一種綠色智能家居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家居管理系統包括環境調節模塊和倉儲模塊;所述環境調節模塊設于建筑物室內底層(1)與建筑物室內表面鋪裝層(2)之間,包括溫度轉換件(10),溫度傳遞組件(20);所述溫度轉換件(10)包括設于建筑物內的室內機(11)、設于建筑物外的室外機(12);所述溫度傳遞組件(20)包括智能小車(40)、實現所述智能小車(40)在所述溫度轉換件(10)與溫度調節需求區域之間的移動的運輸機構(50);所述倉儲模塊包括倉儲部(100),設于所述建筑物室內表面鋪裝層(2)之上的拿取部(300),設于所述拿取部(300)下方的銜接所述倉儲部(100)與所述拿取部(300)的中轉部(200);所述倉儲模塊和所述環境調節模塊共用所述智能小車(40)與所述運輸機構(50);所述拿取部(300)包括將位于所述中轉部(200)上的所述智能小車(40)提升至所述建筑物室內表面鋪裝層(2)之上的提升部(301);所述室內機(11)、所述中轉部(200)、所述拿取部(300)平行設置,所述運輸機構(50)為一設于建筑物室內底面上的路線網;所述路線網包括相互交錯的豎向線路組(51)和橫向線路組(52),所述豎向線路組(51)和橫向線路組(52)的交叉點形成所述智能小車(40)的停靠點(53);經過所述停靠點(53)的豎向線路和橫向線路形成十字形交叉線路,所述豎向線路組(51)包括最接近并平行于所述拿取部(300)的第一豎向線路(511);所述停靠點(53)包括所述第一豎向線路(511)與各橫向線路的交錯形成的供所述智能小車(40)豎向移動的升降點(531);所述升降點(531)同時也是供所述智能小車(40)與所述室內機(11)交換熱量的熱交換點;所述升降點(531)位于所述提升部(301)正下方;所述第一豎向線路(511)與經過所述升降點(531)的各橫向線路形成的十字形交叉線路構成所述中轉部(200);
所述室內機(11)包括開于所述室內機(11)上部的回風口(111)、開于所述室內機(11)上的出風方向水平的至少一個的第一出風口(112)、冷凝水出口(113);所述室內機(11)具有至少一個出風方向向上的第二出風口(114);所述第一出風口(112)的出風面積大于所述智能小車(40)的承接出風部位的面積;所述室內機(11)的第一出風口( 112) 上可設置若干個與所述智能小車(40)的承接出風部位等面積的可開合的擋板;所述室內機(11)還包括設于所述室內機(11)長度方向端部的余熱回收管(13);
所述智能小車(40)包括空心車體(41)、封裝于所述空心車體(41)內的蓄能材料(42)、設于所述空心車體(41)底部的傳感器組(43)、輪組(44);所述空心車體(41)包括外車體(411),內車體(412),形成于所述外車體(411)與所述內車體(412)之間的用于封裝所述蓄能材料(42)的封裝空間(413);所述外車體(411)包括靠近所述室內機(11)的第一車壁(4111),位于所述外車體(411)頂部的第一頂壁(4112),與所述第一車壁(4111)、第一頂壁(4112)共同形成所述外車體(411)的其他車壁(4113);所述第一車壁(4111)與所述第一頂壁(4112)的導熱系數大于所述其他車壁(4113)與形成所述內車體(412)的車壁的導熱系數;所述傳感器組(43)包括四個灰度傳感器(431),當所述智能小車(40)的底部中心與所述停靠點(53)位置重疊時,該智能小車上的各所述灰度傳感器(431)與該停靠點的十字形交叉線路的各段線路一一重疊;所述傳感器組(43)還包括設于所述輪組(44)上的位移傳感器;所述第一車壁(4111)與所述第一頂壁(4112)的內壁上固設有氣囊(4114),所述智能小車(40)底部設有驅動所述氣囊(4114)漲癟的氣泵;所述智能小車(40)包括設于所述智能小車(40)頂部的導熱肋板(414);所述導熱肋板(414)的材料為金屬陶瓷;所述內車體(412)內形成空腔,所述第一頂壁(4112)可開啟;所述輪組(44)為若干個以所述智能小車(40)的中心陣列布置的移動體(440),所述移動體(440)包括與所述智能小車(40)底部連接的空心殼體(441)、設于所述空心殼體空心部位上部的驅動輪(442),設于所述驅動輪(442)下方的與所述空心殼體(441)具有一定滾動間隙的滾動球(443);所述移動體(440)還包括軸承連接所述驅動輪(442)并將所述驅動輪(442)架設于所述空心殼體(441)上的中心桿(444),所述中心桿(444)的兩端上部與所述空心殼體(441)的上部固連有彈簧(445),所述中心桿(444)的兩端下部具有磁性,所述中心桿(444)的兩端下方的空心殼體上設有電磁片(446);所述中心桿(444)的兩端伸出于所述空心殼體(441)外;所述滾動球(443)部分露出于所述空心殼體(441)底端;至少兩個所述移動體(440)中的驅動輪的軸線方向與所述豎向線路組(51)平行,至少兩個所述移動體(440)中的驅動輪的軸線方向與所述橫向線路組(52)平行;
所述停靠點(53)上設有磁貼(54),所述智能小車(40)底部中心的設有與所述磁貼(54)相互作用的中心磁貼(45);所述磁貼(54)與所述中心磁貼(45)均為十字形;所述磁貼(54)與所述中心磁貼(45)的作用力小于所述輪組(44)的驅動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廣播電視大學,未經浙江廣播電視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0931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業務處理的方法、裝置以及系統
- 下一篇:空調控制方法、裝置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