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導熱油蓄熱的天然氣發電余熱利用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807730.6 | 申請日: | 2017-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542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2 |
| 發明(設計)人: | 劉銅;丁廣輝;韓昌;吳熙隆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奧泛能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C6/14 | 分類號: | F02C6/14;F02C6/18;F01K17/02;F01K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張潤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興區經濟***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導熱油 蓄熱 天然氣 發電 余熱 利用 系統 | ||
1.一種基于導熱油蓄熱的天然氣發電余熱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氣輪機系統,用于通過燃氣燃燒帶動葉輪旋轉,以將所述燃氣的能量轉化為電能,同時排出煙氣;
余熱利用系統,用于通過所述煙氣提取第一導熱油,并在提取所述導熱油時,通過換熱后的煙氣制取第一蒸汽;以及
導熱油蓄熱系統,用于存儲在用戶提供熱力時剩余導熱油,并在供能系統滿足預設條件時,通過所述剩余導熱油為用戶供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導熱油蓄熱的天然氣發電余熱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熱油蓄熱系統包括:
蓄熱罐,用于存儲所述剩余導熱油,并為用戶供熱;
油汽換熱裝置,用于通過所述剩余導熱油制取第二蒸汽,為用戶供熱。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導熱油蓄熱的天然氣發電余熱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熱罐包括:
蓄熱罐本體,所述蓄熱罐本體的外壁和內壁之間設置有保溫材料;
電加熱器,所述電加熱器設置于所述蓄熱罐本體中,
高溫蓄熱材料,所述蓄熱罐本體的盤管設置于所述高溫蓄熱材料中,且所述盤管的進油口和出油口均設置于所述外壁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導熱油蓄熱的天然氣發電余熱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熱罐還包括:
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用于采集溫度信號和壓力信號,以獲取所述蓄熱罐的當前狀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導熱油蓄熱的天然氣發電余熱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熱利用系統包括:
余熱導熱油爐,用于制取所述第一導熱油,并生成所述換熱后的煙氣;
余熱蒸汽鍋爐,用于通過所述換熱后的煙氣制取所述第一蒸汽,為用戶提供熱力。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導熱油蓄熱的天然氣發電余熱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燃氣鍋爐供熱系統,用于通過燃燒釋放所述燃氣的能量,以制取第三蒸汽和第二導熱油,為用戶提供熱力。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導熱油蓄熱的天然氣發電余熱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氣鍋爐供熱系統包括:
燃氣蒸汽鍋爐,用于制取所述第三蒸汽;
燃氣導熱油鍋爐,用于制取所述第二導熱油。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導熱油蓄熱的天然氣發電余熱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變配電系統,用于將所述電能為所述供能系統供電后,通過剩余電能為用戶提供電力。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導熱油蓄熱的天然氣發電余熱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設條件為當前時間處于谷電時段。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導熱油蓄熱的天然氣發電余熱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設條件為所述第一導熱油和所述第一蒸汽無法滿足用戶需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奧泛能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新奧泛能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0773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預制混凝土構件邊模固定夾具及其組合
- 下一篇:高鐵遮板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