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解決智能電網大規模接入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807273.0 | 申請日: | 2017-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236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8 |
| 發明(設計)人: | 賈云健;代璐;馮文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6 | 分類號: | H04L12/26;H04L12/24;H04L12/801;H04L12/851;H04L5/00;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趙榮之 |
| 地址: | 400044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解決 智能 電網 大規模 接入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解決智能電網大規模接入的方法,屬于移動通信技術領域。該方法中,基站將前導碼的初步分配進行廣播,UE和收集器按照分配的前導碼進行等概率的隨機接入。基站根據接收的情況檢測UE的數量,當UE較多時,調節分配給UE傳輸的前導碼并進行廣播。在傳輸過程中,收集器遇到突發事件時,通過特定的前導碼進行上傳;若遇到擁塞情況,基站會直接分配前導碼進行傳輸。在收集器上傳實時數據時,對收集器的重傳次數進行計次,若達到閾值則會提高收集器上傳的優先級,保證在一定周期內至少有一個電網實時數據被上傳以維持正常監控。本發明能夠在盡可能減少電網大規模接入對于UE干擾的同時,最大限度保證了實時電網數據的傳輸和電網的有效監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移動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解決智能電網大規模接入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通信已經突破了簡單的維持人與人之間的通信。M2M(Machine to Machine,機器對機器),物聯網,觸覺網絡的發展,逐漸將通信應用到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智能電網的出現,通過建立電力信息網絡,可以對電網進行有效的監測和調度,突破了傳統模式中的粗放型供電和用電模式,為安全有效地使用電力提供了技術支持,同時為綠色新型能源的引進奠定了基礎。但是大量的實時電網信息的傳輸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采用LTE網絡進行傳輸可以有效降低設備的成本,同時有利于電網監測網的升級。從電網的監控要求來看,不同的事件對于時延的要求各不相同,為了保證能夠達到最高時延要求,必須保證電網的連接一直保持較為暢通的狀態,保證在突發事件出現時能及時進行連接和數據傳輸。但是由于電網的監測網絡中收集器較多,如果所有收集器都同時保持較為暢通的狀態,會對LTE的接入網絡造成很大壓力;同時,會對LTE用戶造成較大的干擾,影響用戶體驗。在請求接入的過程中,由于都采用隨機接入,基站不能區別各種業務的重要性,因此電網自身的不同時延要求的業務也會互相產生干擾,出現時延求較低的先進行傳輸,時延要求較高的未能被及時傳輸的情況;隨機的請求同時還會導致出現部分收集器的接入請求可以一直被接收,但是部分收集器的接入請求一直不能成功接收,導致某個收集器一直不能上報電網的實時信息。不能達到全網監測的要求。
針對上述問題,目前的應對策略主要集中在優化接入前導碼配置,比如針對不同的業務而非用戶進行分級,針對不同等級的網絡采用不同的前導碼接入。由于傳統網絡中采用隨機接入的方式來實現接入,因而容易造成UE被大規模接入的智能電網設備干擾,造成接入出現擁塞,影響用戶體驗,同時導致智能電網的實時電網信息不能及時上報。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有效的方式來傳輸智能電網的信息,達到監測智能電網的目的。同時降低智能電網的接入對于原有UE的影響,在有效傳輸信息的同時,最大限度降低對LTE接入網絡的占有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電網實時信息的傳輸的主要目的是監測電網的實時數據有效避免突發事件。電網的突發事件主要包括本地的線路問題造成的事故停電以及整體電網供電及交接造成的整體相位偏移以及孤島效應。其中,對于本地電路的突發事件可以直接在收集器進行檢測處理,對于整體電路的檢測需要收集器將電路信息傳輸到更高級的控制中心進行檢測。因此即使在本地檢測沒有問題的電路實時信息也需要傳輸到更高級的控制中心進行進一步的檢測。
電網信息中的數據呈現出單個數據較少,總數據個數較大,需要周期性傳輸的特性。針對這個特性,采用收集器將多個電網的實時信息收集到一起后打包進行上傳,這樣可以有效降低需要接入的數據數量。
收集器處理的步驟如下:
1)收集器將相位測試單元以及智能電表的數據進行收集;
2)將數據打包進行傳輸;
3)對數據進行初步處理,當檢測到突發事件時進入步驟4),否則進入步驟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大學,未經重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0727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管板式蒸發器的防腐工藝
- 下一篇:一種膠球收球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