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農田循環流水養殖綜合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801680.0 | 申請日: | 2017-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553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2 |
| 發明(設計)人: | 汪如意;石小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萬康漁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3/00 | 分類號: | A01K63/00;A01K63/04;A01G16/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農田 循環 流水 養殖 綜合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農田循環流水養殖綜合系統。
背景技術
傳統的農田種植采用單一方式種植,直接種植農作物,這時候農田內部的作物單一需要根據作物的需要施肥,傳統的種植方式不利于種植的生態化、智能化發展,為了提高作物種植的生態化、智能化,采用種植混養的方式進行,為此需要一種農田循環流水養殖綜合系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農田循環流水養殖綜合系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農田循環流水養殖綜合系統,包括農田,所述農田的四周開設有環形溝渠,所述溝渠的內部沿其環繞的方向等距安裝有支架,所述支架頂部安裝有第一氣體式推水增氧設備,所述農田的一側安裝有長條形培養槽,所述培養槽的兩端均安裝有攔魚網,所述培養槽的一端安裝有提升機,所述提升機上安裝有第二氣體式推水增氧設備,所述第二氣體式推水增氧設備上安裝有與溝渠連通的排水管道,所述培養槽的底部安裝有增氧系統,所述培養槽的另一端安裝與溝渠連通的回水管道,所述回水管道上安裝有回水水泵,所述溝渠的內圈種植在農田的水稻,所述培養槽的一側還安裝有智能控制裝置、網絡交互裝置和水質檢測裝置。
優選的,所述增氧系統包括沿培養槽長度方向設置的盤管,所述盤管的頂部開設有噴嘴,所述盤管的一端安裝有氣泵。
優選的,所述智能控制裝置與第一氣體式推水增氧設備、第二氣體式推水增氧設備、回水水泵、增氧系統、提升機、網絡交互裝置和水質檢測裝置電連接。
優選的,所述農田的面積為20-30畝,所述溝渠的寬度為3-5米,所述溝渠的深度為1.2-2米。
優選的,所述培養槽的寬度為4.5-5.5米,所述培養槽的長度為20-15米,所述培養槽的深度為1.5-5米,所述培養槽采用水泥或玻璃鋼制成。
優選的,相鄰所述第一氣體式推水增氧設備之間的距離為40-50米。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通過在農田上設置的溝渠、第一氣體式推水增氧設備、培養槽、攔魚網、提升機、第二氣體式推水增氧設備、排水管道、回水管道、回水水泵、增氧系統和水稻,使農田內部的種植水與培養槽的養殖水進行循環利用,將魚的糞便及殘兒帶到農田,成為水稻的有機肥料,水稻凈化了水質,為魚類生長提供了有利的水環境,實現了養殖的生態化、智能化發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農田循環流水養殖綜合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提出的農田循環流水養殖綜合系統的原理示意圖。
圖中:1農田、2溝渠、3第一氣體式推水增氧設備、4培養槽、5攔魚網、6提升機、7第二氣體式推水增氧設備、8排水管道、9回水管道、10回水水泵、11增氧系統、12水稻。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2,農田循環流水養殖綜合系統,包括農田1,農田1的四周開設有環形溝渠2,溝渠2的內部沿其環繞的方向等距安裝有支架,支架頂部安裝有第一氣體式推水增氧設備3,農田1的一側安裝有長條形培養槽4,培養槽4的兩端均安裝有攔魚網5,培養槽4的一端安裝有提升機6,提升機6上安裝有第二氣體式推水增氧設備7,第二氣體式推水增氧設備7上安裝有與溝渠2連通的排水管道8,培養槽4的底部安裝有增氧系統11,培養槽4的另一端安裝與溝渠2連通的回水管道9,回水管道9上安裝有回水水泵10,溝渠2的內圈種植在農田1的水稻12,培養槽4的一側還安裝有智能控制裝置、網絡交互裝置和水質檢測裝置。
增氧系統11包括沿培養槽4長度方向設置的盤管,盤管的頂部開設有噴嘴,盤管的一端安裝有氣泵,智能控制裝置與第一氣體式推水增氧設備3、第二氣體式推水增氧設備7、回水水泵10、增氧系統11、提升機6、網絡交互裝置和水質檢測裝置電連接,農田1的面積為20-30畝,溝渠2的寬度為3-5米,溝渠2的深度為1.2-2米,培養槽4的寬度為4.5-5.5米,培養槽4的長度為20-15米,培養槽4的深度為1.5-5米,培養槽4采用水泥或玻璃鋼制成,相鄰第一氣體式推水增氧設備3之間的距離為40-50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萬康漁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合肥萬康漁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0168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移動魚缸花盆一體架
- 下一篇:水產養殖池及水產養殖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