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OLED像素驅動電路及OLED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797951.X | 申請日: | 2017-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2456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24 |
| 發明(設計)人: | 鄺繼木;解紅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G3/3233 | 分類號: | G09G3/3233 |
| 代理公司: | 44265 深圳市德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林才桂 |
| 地址: | 518132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oled 像素 驅動 電路 顯示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OLED像素驅動電路及OLED顯示裝置。該OLED像素驅動電路采用4T1C結構,并設置切換開關(K),切換開關(K)的第一引腳(K1)電性連接第三薄膜晶體管(T3)的漏極,第二引腳(K2)電性連接數模轉換器(DAC),第三引腳(K3)電性連接模數轉換器(ADC),通過切換信號(Switch)控制切換開關(K)接通第一引腳(K1)與第二引腳(K2)進入顯示模式,通過切換信號(Switch)控制切換開關(K)接通第一引腳(K1)與第三引腳(K3)進入感測模式,使得模數轉換器(ADC)感測到第四薄膜晶體管(T4)的閾值電壓,經模數轉換后用于顯示模式下的數據補償,從而具有補償功能,能夠提高顯示均勻性,還能夠提高像素的開口率,降低制造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OLED像素驅動電路及OLED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有機發光二極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OLED)顯示裝置具有自發光、驅動電壓低、發光效率高、響應時間短、清晰度與對比度高、近180°視角、使用溫度范圍寬,可實現柔性顯示與大面積全色顯示等諸多優點,被業界公認為是最有發展潛力的顯示裝置。
OLED是電流驅動器件,當有電流流經有機發光二極管時,有機發光二極管發光,且發光亮度由流經有機發光二極管自身的電流決定。大部分已有的集成電路(IntegratedCircuit,IC)都只傳輸電壓信號,故OLED的像素驅動電路需要完成將電壓信號轉變為電流信號的任務。傳統的OLED像素驅動電路通常為2T1C,即兩個薄膜晶體管加一個電容的結構,將電壓變換為電流。
如圖1所示,傳統的用于OLED的2T1C像素驅動電路包括:第一薄膜晶體管T10、第二薄膜晶體管T20、及電容C10,所述第一薄膜晶體管T10為開關薄膜晶體管,所述第二薄膜晶體管T20為驅動薄膜晶體管,所述電容C10為存儲電容。具體地,第一薄膜晶體管T10的柵極接入掃描信號Scan,漏極接入數據信號Data,源極與第二薄膜晶體管T20的柵極、及電容C10的一端電性連接;所述第二薄膜晶體管T20的漏極接入電源電壓OVDD,源極電性連接有機發光二極管D10的陽極;有機發光二極管D10的陰極接入公共接地電壓OVSS;電容C10的一端電性連接第二薄膜晶體管T20的柵極,另一端電性連接第二薄膜晶體管T20的源極。OLED顯示時,掃描信號Scan控制第一薄膜晶體管T10導通,數據信號Data經過第一薄膜晶體管T10進入到第二薄膜晶體管T20的柵極及電容C10,然后第一薄膜晶體管T10關斷,由于電容C10的存儲作用,第二薄膜晶體管T20的柵極電壓仍可繼續保持數據信號電壓,使得第二薄膜晶體管T20處于導通狀態,驅動電流通過第二薄膜晶體管T20進入有機發光二極管D10,驅動有機發光二極管D10發光。
根據計算流經驅動薄膜晶體管及有機發光二極管電流的公式:
IOLED=K×(Vgs-Vth)2;
其中:IOLED代表流經驅動薄膜晶體管及有機發光二極管的電流,K為驅動薄膜晶體管的本征導電因子,Vgs代表驅動薄膜晶體管的柵極與源極之間的電壓差,Vth代表驅動薄膜晶體管的閾值電壓。可見,IOLED的大小與驅動薄膜晶體管的閾值電壓Vth有關。
上述傳統的OLED像素驅動電路的結構較簡單,不具有補償功能,所以存在很多缺陷,其中比較明顯的是:由于薄膜晶體管制造過程中的非均一性,OLED顯示裝置內每個像素的驅動薄膜晶體管的閾值電壓不一致;又因為長時間工作會使驅動薄膜晶體管的材料老化,導致驅動薄膜晶體管的閾值電壓漂移,會造成顯示不均勻的現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9795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發動機上蓋止推面檢具
- 下一篇:后端軸承座位置度檢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