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進型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797434.2 | 申請日: | 2017-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850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4 |
| 發明(設計)人: | 覃日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裬釗交通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L11/18 | 分類號: | B60L11/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37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進型 新能源 汽車 充電 設備 | ||
1.一種改進型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包括充電樁體和固定安裝在充電樁體左上方的充電部以及用以插進到充電部中配合連接的充電槍,充電樁體底端面安裝有底座,充電槍頂端面中部設置有插進塊,插進塊頂端面中部設置有接電孔,插進塊左右兩端面上相稱設置有兩個鎖固槽,充電部底部設置有與插進塊配合連接的插進槽,插進槽的左右兩端壁中分別相稱設置有兩個滑行槽,充電部中位于插進槽上方設置有容放腔,每個滑行槽的外側下端位置設置有導位槽,導位槽的頂部還設置有向滑行槽傾斜的第一斜形面,每個滑行槽中設置有可上下滑動的滑行塊以及與滑行塊配合連接的螺形桿,螺形桿頂端穿過滑行槽的上端壁并延展到容放腔中,在容放腔中的每個螺形桿上均固定設置有第一齒形輪,滑行塊中設置有左右串通的串通槽,串通槽的上下兩端壁中相稱設置有兩個限行槽,串通槽中設置有可左右滑動的鎖固塊,鎖固塊的上下兩端面上相稱設置有與限行槽滑動配合連接的凸頭,每個限行槽中設置有與凸頭的內側端面固定連接的第一彈性件,鎖固塊的外側端上方設置有用以與第一斜形面配合的第二斜形面,插進槽的頂端壁中部設置有接電凹孔,插進槽的頂端壁上在接電凹孔的外圈設置有容槽,容槽中設置有第二彈性件,第二彈性件底端固定連接有與接電孔配合連接的接電臂,接電臂頂部中部設置有用以與接電凹孔配合連接的觸頭,充電部中還設置有護托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型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放腔中在兩個所述第一齒形輪之間設置有第二齒形輪,所述第二齒形輪與設置在所述容放腔的頂端壁中的驅行機的軸固定連接,兩個所述第一齒形輪和所述第二齒形輪之間配合連接的齒帶,兩個所述第一齒形輪的直徑分別與所述第二齒形輪的直徑相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型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形桿的頂端與所述容放腔的頂端壁可轉動配合連接,所述螺形桿的底端與所述滑行槽的底端壁可轉動配合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型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進塊頂端面外圈設置有第一導位面,所述插進塊與所述插進槽的高度相同,從而使得所述插進塊與所述插進槽配合連接時,所述接電臂的底端面外圈設置有第二導位面,所述觸頭的頂端面外圈設置有第三導位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型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槽為環槽,所述第二彈性件頂端與所述容槽的頂端壁固定連接,所述接電凹孔與所述觸頭相對設置,所述第一斜形面與所述第二斜形面的傾斜角度相同。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型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鎖固槽的高度大于所述串通槽的高度,所述接電凹孔與市電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型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護托裝置包括抗振墊和散熱翅片,所述抗振墊設置在所述充電部中的電機的左端和右端且與所述電機固定連接,所述散熱翅片設置在所述電機的前端和后端且與所述電機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裬釗交通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廣州裬釗交通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97434.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實驗室監控系統
- 下一篇:一種新型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