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數據流傳輸方法、發送設備及接收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795448.0 | 申請日: | 2017-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2364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7 |
| 發明(設計)人: | 埃琳娜·古列維奇;維克多·吉辛;曲會春;吳沛;程韜;徐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951 | 分類號: | H04L12/951;H04L12/953;H04L12/8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羅振安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據流 傳輸 方法 發送 設備 接收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數據流傳輸方法,屬于通信技術領域。該方法包括:發送設備將RDMA數據流中的各個數據消息拆分成至少兩個數據塊,將至少兩個數據塊分配到至少兩個傳輸通道,將各個傳輸通道中的數據塊并行發送給接收設備,每個傳輸通道對應一條網絡連接。即發送設備將RDMA數據流分段成多個數據塊,并通過多個傳輸通道并行發送該多個數據塊,以提高RDMA數據流的傳輸效率,不需要管理多條流的RDMA狀態上下文,實現一個RDMA數據流承載在多個LLP流上,通過增加傳輸通道的數目來緩解同一RDMA數據流內I/O的時延累積效應,并提升單流的帶寬效率。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數據流傳輸方法、發送設備及接收設備。
背景技術
RDMA(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遠程直接數據存取)技術通過網絡將數據直接從一臺計算機的內存傳輸到另外一臺計算機,無需雙方操作系統的介入,實現高通量、低延遲的遠程內存訪問。
在RDMA中,當發送設備和接收設備之間同時有多個讀寫任務時,該多個讀寫任務之間會存在讀寫控制命令和讀寫數據排隊問題。在相關技術中,為了降低單個讀寫任務對應的RDMA數據流的傳輸時延,發送設備可以將單個讀寫任務對應的RDMA數據流拆分成多個RDMA數據流,并對多個RDMA數據流分別進行傳輸。
發送設備和接收設備之間進行RDMA數據流傳輸時,對于每個RDMA數據流,發送設備和接收設備需要分別維護該RDMA數據流的上下文信息,而在相關技術中,將單個讀寫任務對應的RDMA數據流拆分成多個RDMA數據流之后,發送設備和接收設備需要維護的上下文信息也相應增加,導致RDMA數據流的上下文信息占用發送設備和接收設備的處理和存儲資源,影響RDMA系統的傳輸效率。
發明內容
為了提高RDMA系統的傳輸效率,本申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數據流傳輸方法、發送設備及接收設備。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數據流傳輸方法,用于發送設備中,所述發送設備中包含至少兩個傳輸通道,每個所述傳輸通道對應一條發送設備與接收設備之間的網絡連接,該方法包括:
將遠程直接數據存取RDMA數據流中的各個數據消息拆分成至少兩個數據塊,將所述至少兩個數據塊分配到所述至少兩個傳輸通道;將各個所述傳輸通道中的數據塊并行發送給所述接收設備。
在該方案中,發送設備將RDMA數據流分段成多個數據塊,并通過多個傳輸通道并行發送該多個數據塊,每個傳輸通道對應獨立的網絡連接,以提高RDMA數據流的傳輸效率,不需要管理多條流的RDMA狀態上下文,實現一個RDMA數據流承載在多個底層協議(LowLayer Protocol,LLP)流上,通過增加傳輸通道的數目來緩解同一RDMA數據流內輸入/輸出(Input/Output,I/O)的時延累積效應,并提升單流的帶寬效率,從而提升了RDMA系統的傳輸效率。
可選的,所述將遠程直接數據存取RDMA數據流中的各個數據消息拆分成至少兩個數據塊,包括:對于所述各個數據消息中的每一個數據消息,將所述數據消息拆分為至少一個數據塊,每個所述數據塊中包含至少一個數據單元。
在該可選方案中,將數據消息切分成以數據單元為最小單位的數據塊,并以數據塊為單位進行傳輸通道的分配,以便各個傳輸通道基于底層協議傳輸數據塊中的數據單元。
可選的,每個所述數據單元的報文頭中包含分塊位置信息、消息標識、塊標識以及消息位置信息;所述分塊位置信息用于指示對應的數據單元是否為所在數據塊的最后一個數據單元;所述消息標識用于指示對應的數據單元所在的數據消息;所述塊標識用于指示對應的數據單元所在的數據塊;所述消息位置信息用于指示對應的數據單元所在的數據塊是否為數據消息中的最后一個數據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9544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印染烘干定型設備
- 下一篇:水刺無紡布軋車的交叉軋水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