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保護和利用蜘蛛的防治水稻害蟲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792983.0 | 申請日: | 2017-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719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4 |
| 發明(設計)人: | 孫星星;王凱;張俊喜;李紅陽;顧慧玲;高波;馬晶晶;周加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沿海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6/00 | 分類號: | A01G16/00;A01G13/00;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400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保護 利用 蜘蛛 防治 水稻 害蟲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稻害蟲生物防治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保護和利用蜘蛛的防治水稻害蟲的方法。
背景技術
水稻是我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近年來人們對水稻質量安全越來越關注,片面地追求高產已經不是當前農業生產最主要的目標,如何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提高稻米質量是當前農業生產中最重要的問題。當前水稻生產過程中防治病蟲害主要依賴于化學農藥防治,大量的農藥的使用極大地降低稻米質量、破壞生態環境,同時對人畜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
蜘蛛是稻田內僅次于昆蟲綱的種類多、數量大的節肢動物類群,全部種類均為捕食性,是水稻害蟲的重要天敵之一,對抑制水稻害蟲的發生數量起著重要的作用。圓蛛科、肖峭科、微蛛科等均為優秀的捕食能手。常見的捕食性蜘蛛種群,數量規模及捕食力遠比草蛉等昆蟲類的捕食者優秀,對田間稻飛虱等害蟲的控制作用及維護整個稻田生態系統的穩定發揮重要的作用。蜘蛛能捕食多種害蟲,諸如飛虱、葉蟬、稻苞蟲、螟蟲、縱卷葉螟、棉蚜以及棉鈴蟲的卵和低齡幼蟲等都是捕食對象,尤其對飛虱、葉蟬控制效應顯著。
當前農業生產中,由于在稻麥換茬時大量蜘蛛被農事耕作殺滅,使田間蜘蛛種群數量急劇減少,這往往引起害蟲大面積的爆發。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保護和利用蜘蛛的防治水稻害蟲的方法,該方法通過保護蜘蛛和利用蜘蛛,使蜘蛛處于良好的生活環境,并將上茬作物的蜘蛛順利地遷移到水稻田中,從而保證蜘蛛的種群數量,有效控制害蟲的爆發。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一種保護和利用蜘蛛的防治水稻害蟲的方法,其步驟如下:
(1)種植蜘蛛庇護所:水稻移栽前的5月1日,在麥田田埂上種植小薊和苣荬,種植寬度為35-45厘米,種植在麥田四周的小薊和苣荬形成庇護帶,使蜘蛛在麥田收割完畢后有遷移場所;
(2)蜘蛛誘集:麥田中的麥子收割后,用稻草與小薊和苣荬扎成圓錐體形狀的誘集堆,每畝田使用十個所述的誘集堆均布放置田中,并將麥田灌水,蜘蛛進入誘集堆,12小時后收集麥田中的誘集堆;
(3)蜘蛛助遷:將步驟(2)中收集的誘集堆均布放置步驟(1)中的庇護帶上,且將誘集堆拆散,使誘集堆上的蜘蛛進入步驟(1)中的庇護帶上;
(4)蜘蛛遷移:水稻移栽后定期調查田間蟲害發生情況,當田間飛虱量達到每百穴300-500頭時,毀掉步驟(1)中的庇護帶,迫使蜘蛛遷移到稻田中。
所述用稻草與小薊和苣荬扎成圓錐體形狀的誘集堆,其底部直徑為20厘米,高為80厘米。
所述在麥田田埂上種植小薊和苣荬其種植寬度為40厘米。
上述保護和利用蜘蛛的防治水稻害蟲的方法,其優點是,保護蜘蛛和利用蜘蛛,使蜘蛛進入稻田中,通過蜘蛛對水稻主要害蟲如稻飛虱(褐飛虱、白背飛虱、灰飛虱)、螟蟲(二化螟、大螟等)和稻縱卷葉螟的捕食,有效控制蟲害的爆發,極大地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生產出的稻米更加安全,同時能夠保護稻田生態多樣性,形成良性生態循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例 :保護和利用蜘蛛的防治水稻害蟲的方法
試驗地點:鹽城市射陽縣長蕩鎮甲候村
試驗時間: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
水稻品種:淮稻5號
試驗方法:
1.稻田移栽前準備:①育秧:選用抗病蟲性好的單季遲熟中粳稻品種,于5月底播種,秧田播種量5-6kg/667m2,大田用種量0.6kg/667m2,藥劑拌種(用精甲·咯菌腈懸浮劑拌種,拌種量為20g/100kg種子),培育壯秧;②移栽:秧齡22天(6月20日前)移栽,移栽密度4寸(株距)×8寸(行距),每穴栽插2-3顆苗,每667m2栽插密度1.5-2萬穴。
2.稻田庇護所建立:水稻移栽前一個半月(5月1號),在麥田田埂上種植小薊和苣荬,種植寬度為40cm, 麥田四周種植形成庇護帶。
3.麥田蜘蛛的誘集:麥子收割后,將稻草與小薊、苣荬扎成圓錐體形狀的誘集堆,誘集堆的直徑為20厘米、高度為80厘米,每畝田插入10個誘集堆,并將麥田灌水,蜘蛛進入誘集堆,12小時后收集麥田中的誘集堆。
4.蜘蛛助遷:將收集的誘集堆均布放置庇護帶上,且將誘集堆拆散,使誘集堆上的蜘蛛進入庇護帶上。
5.稻田管理:①施肥:水稻移栽前每667平方米施用量以1000~1500公斤施入有機肥,盡量或者不用追肥。②水管理:按常規稻田水管理的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沿海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未經江蘇沿海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9298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水稻種植方法
- 下一篇:一種三紅蜜柚病蟲害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