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測距方法及其裝置、移動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792714.4 | 申請日: | 2017-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5544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30 |
| 發明(設計)人: | 李順;劉杰;向彪;刁琳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C3/10 | 分類號: | G01C3/10;G06F1/1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宋建平 |
| 地址: | 519070***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測距 方法 及其 裝置 移動 終端 | ||
本發明涉及終端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測距方法及其裝置、移動終端。測距時,將第一可視光線與第二可視光線對準待測物并且第一可視光線與第二可視光線的焦點重合,通過第一夾角、第二夾角、第一顯示屏與第二顯示屏之間的第三夾角、第一顯示屏的第一長度以及第二顯示屏的第二長度,結合余弦定理,從而計算出待測物與移動終端之間的距離,其中,第一可視光線產生單元發射的第一可視光線與第一顯示屏之間的第一夾角等于第二可視光線產生單元發射的第二可視光線與第二顯示屏之間的第二夾角。因此,其測距比較簡單、便捷以及精確度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終端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測距方法及其裝置、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移動終端的功能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利用雙屏移動終端進行觀看視頻、瀏覽網頁等活動。在雙屏移動終端中包括主屏和副屏,由于主屏和副屏的位置可相對變化,因此主屏和副屏既可以在不同方向進行顯示,用戶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利用該雙屏在不同的方向進行觀看網頁、瀏覽視頻等。
在移動終端的應用過程中,現有相關技術通過移動終端對待測物進行測量距離。然而,發明人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現現有相關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現有相關技術通過移動終端測量距離的步驟繁瑣,操作比較麻煩。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一個目的旨在提供一種測距方法及其裝置、移動終端,其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著通過移動終端測量距離比較麻煩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在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測距方法,應用于移動終端,所述移動終端包括可互相折疊的第一顯示屏與第二顯示屏,所述第一顯示屏的一側設置有第一可視光線產生單元,所述第二顯示屏的一側設置有第二可視光線產生單元,所述第一可視光線產生單元與所述第二可視光線產生單元相對,所述第一可視光線產生單元發射的第一可視光線與所述第一顯示屏之間的第一夾角等于所述第二可視光線產生單元發射的第二可視光線與所述第二顯示屏之間的第二夾角。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可視光線與所述第二可視光線對準待測物,并且,所述第一可視光線與所述第二可視光線的焦點重合時,獲取所述第一夾角、所述第二夾角、所述第一顯示屏與所述第二顯示屏之間的第三夾角、所述第一顯示屏的第一長度以及所述第二顯示屏的第二長度,所述第一長度等于所述第二長度;根據余弦定理、所述第一夾角、所述第二夾角、所述第一顯示屏與所述第二顯示屏之間的第三夾角、所述第一顯示屏的長度以及所述第二顯示屏的長度,計算出所述待測物與所述移動終端之間的距離。
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獲取所述移動終端周圍環境的光強;根據所述光強,分別調節所述第一可視光線與所述第二可視光線的亮度。
可選地,所述根據所述光強,分別調節所述第一可視光線與所述第二可視光線的亮度,包括:判斷所述光強是否大于預設閾值;若大于,分別提高所述第一可視光線與所述第二可視光線的亮度;若小于,保持所述第一可視光線與所述第二可視光線的當前亮度。
可選地,在計算出所述待測物與所述移動終端之間的距離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確定所述第一顯示屏與所述第二顯示屏的顯示狀態;根據所述第一顯示屏與所述第二顯示屏的顯示狀態,至少熄滅所述第一顯示屏與所述第二顯示屏中任一個顯示屏;在處于熄屏狀態的顯示屏內呈現所述待測物與所述移動終端之間的距離。
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若處于熄屏狀態的顯示屏在熄滅之前的顯示狀態為喚醒狀態,獲取所述處于熄屏狀態的顯示屏在熄滅之前的前臺應用數據,其中,所述前臺應用數據處于前臺進程內執行;在檢測到退出測距操作時,在處于熄屏狀態的顯示屏重新執行所述前臺應用數據。
可選地,所述第一可視光線產生單元與所述第二可視光線產生單元皆為紅外光發射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9271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