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輸電線路除冰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792291.6 | 申請日: | 2017-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0824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彬;趙沖;樂歡;繆強;王艦;羅禹;張仁健;鐘濤;馬瑋;張彬;黃圣杰;廖駿東;劉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南充供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7/16 | 分類號: | H02G7/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 地址: | 637000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輸電 線路 除冰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輸電線路除冰裝置,所述裝置包括:第一操作桿、第二操作桿、第三操作桿、第四操作桿、金屬片、回位彈簧、圓筒,所述圓筒兩端為開口狀,所述圓筒包括左半筒和右半筒,左半筒與右半筒連接,左半筒包括:第一上半筒和第一下半筒,第一上半筒與第一下半筒鉸鏈連接,第一上半筒和第一下半筒內壁均勻分布有多個除冰釘;右半筒內均勻分布有多個鏟冰片,右半筒包括:第二上半筒和第二下半筒,解決了現有的輸電線路除冰存在成本較高難于實現或除冰效果較差的技術問題,采用本發明的裝置可以快速有效的除冰,且成本較低易于實現。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輸電線路輔助設備研究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輸電線路除冰裝置。
背景技術
輸電線路覆冰會造成以下危害:(1)損壞桿塔。線路覆冰過厚,會使桿塔機械荷重越載而折斷。(2)線路跳閘。對于導線垂直排列的線路,當下層導線上的覆冰先脫落時(導線上的覆冰不一定同時脫落),導線就會迅速上升或上、下跳躍,造成相間短路,使線路開關跳閘,供電中斷。(3)絕緣子串傾斜、導線嚴重下垂。線路各檔距內的覆冰厚度不均勻時,導線弧垂將發生很大變化,造成懸垂絕緣子串傾斜,金具承受較大的水平方向作用力。在覆冰過厚的檔距內,會造成導線嚴重下垂而發生接地事故。(4)絕緣子串覆冰后,會大大降低絕緣性能。當懸垂絕緣子串覆冰溶化時,可能形成冰柱,使絕緣子串短路,造成接地事故。
除冰方法主要有如下:
熱力融冰法:
目前常見的熱力融冰法有過電流融冰法、短路電流融冰、直流融冰三種方法。現在110kV及以上線路主要采用直流融冰較多。但是此方法需要復雜的設備和線路,成本較高,且在山區實現難度更大。
自然除冰法
自然除冰法是指不需外界能量而靠自然力實現除冰的方法。如在輸電線路上安裝阻雪環、平衡錘等裝置,在積雪或覆冰達到一定程度時,借助風力、重力等作用自行脫落,這種除冰方法簡單易行,但具有較強的偶然性,不能實現可靠除冰,除冰效果較差。
綜上所述,本申請發明人在實現本申請發明技術方案的過程中,發現上述技術至少存在如下技術問題:
在現有技術中,現有的輸電線路除冰存在成本較高難于實現或除冰效果較差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輸電線路除冰裝置,解決了現有的輸電線路除冰存在成本較高難于實現或除冰效果較差的技術問題,采用本發明的裝置可以快速有效的除冰,且成本較低易于實現。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了一種輸電線路除冰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第一操作桿、第二操作桿、第三操作桿、第四操作桿、金屬片、回位彈簧、圓筒,所述圓筒兩端為開口狀,所述圓筒包括左半筒和右半筒,左半筒與右半筒連接,左半筒包括:第一上半筒和第一下半筒,第一上半筒與第一下半筒鉸鏈連接,第一上半筒和第一下半筒內壁均勻分布有多個除冰釘,除冰釘的長度值等于圓筒內徑值減去輸電線外徑值;第一操作桿一端與第一上半筒上表面連接,第二操作桿一端與第一下半筒下表面連接;右半筒內均勻分布有多個鏟冰片,鏟冰片一端與右半筒內壁連接,鏟冰片另一端朝左半筒延伸,右半筒包括:第二上半筒和第二下半筒,第二上半筒內的鏟冰片下端與第二下半筒鏟冰片上端的距離值等于輸電線外徑值;其中,兩個鏟冰片之間的右半筒外壁上均設有通孔,第三操作桿一端穿過通孔后與金屬片連接,第三操作桿另一端與第四操作桿連接,回位彈簧一端與右半筒外壁連接,回位彈簧另一端與第四操作桿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南充供電公司,未經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南充供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9229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壓線除冰裝置
- 下一篇:一種高空多線纜除雪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