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蓮藕覆膜增溫節水栽培技術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788315.0 | 申請日: | 2017-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521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2 |
| 發明(設計)人: | 胡培芹 | 申請(專利權)人: | 胡培芹 |
| 主分類號: | A01G22/25 | 分類號: | A01G22/25;A01G1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34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增溫 節水栽培技術 覆膜 地膜覆蓋技術 生長環境 水生作物 廂作 早熟 全程 節水 種植 生產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蓮藕覆膜增溫節水栽培技術,是根據蓮藕喜溫怕凍、喜水怕旱的特性,人為營造一個“前期增溫、全程節水、廂作改土、早熟高效”的蓮藕生長環境、拓寬蓮藕種植范圍,提高蓮藕生產效益,提出一種運用在水生作物上的地膜覆蓋技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蓮藕覆膜增溫節水栽培技術。
背景技術
蓮藕屬雙子葉、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國具有悠久的種植歷史。隨著 產業結構的調整,其開發利用價值越來越大,長期以來在我國中部, 由于受早春低溫冷害和夏秋干旱缺水兩大障礙因子的制約,蓮藕常年種植 面積小,平均畝產只有1200公斤上下。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一種蓮藕覆膜增溫節水栽培技術,是根據蓮藕喜溫怕凍、喜水怕旱的特性,人為營造一個“前期增溫、全程節水、廂作改土、 早熟高效”的蓮藕生長環境、拓寬蓮藕種植范圍,提高蓮藕生產效益,提 出一種運用在水生作物上的地膜覆蓋技術。
本發明一種蓮藕覆膜增溫節水栽培技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整田施肥、排藕覆膜、科學田管、成熟收獲四個方面。在整田施肥方面要 進行藕田選擇,藕田要選擇土質肥沃,土層深厚,結構疏松,保水、保肥 性相對較強,陽光、水源相對較好的水由;海拔高度要考慮地膜覆蓋的增 溫因素和品種成熟期,確保蓮藕在無霜期內能夠正常生長成熟,地膜蓮藕 一般比常規栽培種植范圍海拔提高300米左右。在選好藕田后要對其精細 整田,應進行深耕;要拾凈泥個石塊、秸稈等硬物,以免頂破地膜。
本發 明需要配方施肥,蓮藕的需肥量大,要堅持施足基肥、多施農家肥、氮磷 鉀配方施肥的原則。每畝一般需施腐熟農家肥4000公斤以上,過磷酸鈣 100公斤、標氮50公斤,氯化鉀25公斤。農家肥在整田前施入,化肥在 退水后做廂前施入,退水標準為田無明水。本發明在整田施肥方面要求藕 田規格做廂,做廂前先在田的進水一邊和溝槽田、面積較大田塊的中間開 一條寬、深各35厘米的邊溝和腰溝。采用0.005mm×170cm的超微膜,按2米廂幅開廂,其中廂寬1.8米,溝寬15厘米、深5-10厘米。如果是 冷浸、爛泥田,廂溝要加深,同時還要深起四周圍溝和腰溝。開溝鏟起的 泥土要均勻地放在廂面,以覆蓋撒施的化肥,然后用木制梢板或鐵鏟平整廂面。
本發明在排藕覆膜方面首先要選用合適的良種,根據栽培的目的,選 擇不同熟性、不同食性、不同色澤的高產品種,要早上市,就選用早熟品 種;本發明的排藕期較早,當氣溫穩定在12℃以上,藕田泥溫達到10℃以 上時即可排藕,以充分發揮前期的增溫效應。在中低部山區一般排藕期為 3月上、中旬,比常規露地栽培排藕時間提早15天左右。本發明在排藕覆 膜方面要合理密植,每廂排藕兩行,藕向與廂向平行,廂面行與行之間的 距離為1米,藕與藕的中心間距為1.5米上下。每畝排藕400窩左右,根 據土壤地力和品種特性,依靠藕中心間距來調節密度。
本發明在排藕時, 將藕頭朝下斜插入泥中8~10厘米,后把略低于廂面。每穴排藕一枝, 大小種藕要分級分廂或分田排插,每廂上的兩行藕呈“三角”錯窩排列, 均勻分布,充分利用空間。所用種藕要隨選隨排,如果當天排不完,應灑 水覆蓋保溫,防止嫩芽干枯。在排藕完畢后,平整廂面,以滾動膜捆,嚴 實覆蓋,做到膜泥緊貼,然后再四周扎邊。為防水滲漏,除冷浸、爛泥田 外,田埂也要鋪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胡培芹,未經胡培芹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883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保持超優千號在北方種植時的稻米品質的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種旱藕的栽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