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語音識別過程的回聲消除方法及語音識別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787113.4 | 申請日: | 2017-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9354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3 |
| 發明(設計)人: | 鄭立科;徐明亮;童偉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0L21/0208 | 分類號: | G10L21/02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恒立業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6 | 代理人: | 顧珊;龐立巖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國(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語音 識別 過程 回聲 消除 方法 設備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語音識別過程的回聲消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將數字信號分成第一數字信號和第二數字信號兩路,其中所述第一數字信號經過第一DA轉換模塊轉換成第一模擬電信號送至播放器聲音信號,麥克風采集所述聲音信號并將所述聲音信號轉換成第三模擬電信號;所述第二數字信號經過濾波器濾波后轉換成輸出數字信號,所述輸出數字信號經過第二DA轉換模塊轉換成第二模擬電信號;所述第二模擬電信號與第三模擬電信號進行耦合疊加,并計算誤差電信號;所述誤差電信號經過AD轉換模塊轉換成誤差數字信號,所述濾波器通過所述誤差數字信號進行輸出數字信號更新。本發明回聲消除的效果好,用于語音識別的語音信號信號的純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語音識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語音識別過程的回聲消除方法及語音識別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智能化的發展,智能音響已經作為重要的智能設備進入普通家庭。智能音響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語音識別,為了更好的用戶體驗,需要在音響播放音樂或者語音提示的時候也進行語音識別。那么這個時候,麥克除了收到用戶的語音提示外,也收了音響播放出的音樂或者語音提示。就需要回聲消除功能把回聲去掉,再進行語音識別。
現有的智能音響在進行語音識別時,一種情況下采用不播放音樂或語音提示時進行語音識別,這種方法犧牲了用戶的體驗?,F有技術中的另一種情況是對智能音響上的麥克進行非常好的聲音隔離,這種方法對音響的音腔材料的隔音性能具有較高的要求,不利于腔體的實現,且對于低音也不會有好的效果?,F有技術中的再一種情況是降低音樂或提示音,使得AD采進去的聲音不失真,在芯片內部的數字域進行回聲消除,這種方法除了犧牲播放音樂或提示音的音量以外,還需要降低AD的增益,從而降低了語音的信噪比,也會影響語音識別的準確程度。由此可見,不同的回聲消除方法直接影響語音識別的準確率,決定著用戶的體驗。
因此,需要無需音腔進行高效隔離,無需降低音樂音量或提示音,也無需降低AD增益的情況下,有效提高語音識別率的一種用于語音識別過程的回聲消除方法及語音識別設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方面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語音識別過程的回聲消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將數字信號分成第一數字信號和第二數字信號兩路,其中所述第一數字信號經過第一DA轉換模塊轉換成第一模擬電信號送至播放器聲音信號,麥克風采集所述聲音信號并將所述聲音信號轉換成第三模擬電信號;
所述第二數字信號經過濾波器濾波后轉換成輸出數字信號,所述輸出數字信號經過第二DA轉換模塊轉換成第二模擬電信號;
所述第二模擬電信號與第三模擬電信號進行耦合疊加,并計算誤差電信號;
所述誤差電信號經過AD轉換模塊轉換成誤差數字信號,所述濾波器通過所述誤差數字信號進行輸出數字信號更新。
優選地,所述麥克風采集語音信號的同時采集所述聲音信號;所述語音信號經過AD轉換模塊轉換成語音數字信號用于語音識別。
優選地,所述誤差電信號通過如下方法計算:
e(t)=d(t)-y(t),其中,e(t)為誤差電信號,d(t)為麥克風采集的聲音信號轉換成的第三模擬電信號,y(t)第二模擬電信號。
優選地,所述濾波器數字輸出信號的更新通過如下方法進行:
a)將誤差電信號經過AD轉換模塊轉換成誤差數字信號,
b)更新權向量:w(n+1)=w(n)+2μe(n)x(n),其中,w(n)為權向量,e(n)為誤差數字信號,x(n)為第二數字信號,μ為步長參數;
c)更新輸出數字信號:y(n)=wT(n)x(n),其中,y(n)為輸出數字信號,wT(n)為權向量的轉置向量,x(n)為第二數字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8711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