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拍照夾持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786452.0 | 申請日: | 2017-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036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6 |
| 發(fā)明(設計)人: | 鄧立邦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廣東數(shù)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3B15/02 | 分類號: | G03B15/02;G03B15/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qū)哲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44288 | 代理人: | 李天星,彭成 |
| 地址: | 510601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qū)***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拍照 夾持 裝置 | ||
技術(shù)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拍照夾持裝置。
背景技術(shù)
目前,現(xiàn)在手機使用已經(jīng)相當普遍,幾乎成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且手機除了通話功能外,還具有照相、攝像、錄音等功能,旅游踏青時手機的照相功能常發(fā)揮很大作用。
但是,現(xiàn)有的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1)沒有辦法對于更為細小的物品尤其是植物進行拍照;
(2)并且拍照的時候可能會存在補光不足的問題,沒有辦法清晰的顯示所要拍攝的物品的各種形態(tài)。
發(fā)明內(nèi)容
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拍照夾持裝置,其能解決對于微小物品拍照的技術(shù)問題。
本發(fā)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
一種拍照夾持裝置,包括夾持模塊、拍照平臺、透鏡模塊和光源,所述夾持模塊與拍照平臺固定安裝,所述光源設置于拍照平臺;
所述夾持模塊用于夾持拍照裝置,所述拍照平臺用于放置拍照物,所述透鏡模塊用于對拍照平臺上的拍照物進行放大,所述光源用于為拍照物提供背光。
進一步地,所述夾持模塊包括第一夾持板、第二夾持板和第三夾持板,所述第一夾持板、第二夾持板和第三夾持板依次固定以形成凹槽,所述第三夾持板與拍照平臺固定,拍照裝置通過該凹槽與拍照夾持裝置固定。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夾持板為U型板。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夾持板上設置通孔,所述拍照裝置的攝像頭通過該通孔拍攝拍照平臺上的拍照物。
進一步地,所述拍照平臺包括橫向平臺和豎向平臺,所述橫向平臺與豎向平臺固定連接,所述橫向平臺與夾持模塊固定連接,所述光源設置于豎向平臺內(nèi),所述豎向平臺為透明豎向平臺。
進一步地,所述拍照平臺上設置有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可以為圓形槽或者夾持片。
進一步地,所述光源為LED燈,所述LED燈的數(shù)量為多個。
進一步地,所述透鏡模塊為凸透鏡。
進一步地,所述透鏡模塊的數(shù)量為1個或者2個或者3個。
進一步地,所述透鏡模塊為變焦透鏡組。
相比現(xiàn)有技術(shù),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fā)明的拍照夾持裝置能夠通過夾持拍照裝置使得其能夠清晰穩(wěn)定的拍攝到拍照平臺上設置的物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拍照夾持裝置的左視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拍照夾持裝置的正視圖。
附圖標記:1、夾持模塊;11、第一夾持板;12、第二夾持板;13、第三夾持板;131、通孔;2、拍照平臺;21、橫向平臺;22、豎向平臺;3、LED燈;4、透鏡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相沖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實施例之間或各技術(shù)特征之間可以任意組合形成新的實施例。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拍照夾持裝置,包括夾持模塊1、拍照平臺2、透鏡模塊4和光源,所述夾持模塊1與拍照平臺2固定安裝,所述光源設置于拍照平臺2;所述夾持模塊用于夾持拍照裝置,所述拍照平臺2用于放置拍照物,所述透鏡模塊4用于對拍照平臺2上的拍照物進行放大,所述光源用于為拍照物提供背光,優(yōu)選的,所述拍照物放置于透明模塊4與光源之間。
所述夾持模塊1包括第一夾持板11、第二夾持板12和第三夾持板13,所述第一夾持板11、第二夾持板12和第三夾持板13依次固定以形成凹槽,所述第三夾持板13與拍照平臺2固定,拍照裝置通過該凹槽與拍照夾持裝置固定;所述第一夾持板11為U型板,或者為其他的形狀,第一夾持板11也可以是中間設置有正方形或者矩形開口的面板,其主要目的是使得可以通過該開口看到屏幕上的畫面,在進行U型板設置的時候,特別注意要使得U型板的兩端能夠卡住手機防止手機脫落。
所述第三夾持板13上設置通孔131,所述拍照裝置的攝像頭通過該通孔131拍攝拍照平臺2上的拍照物;第三夾持板13上不僅僅可以設置通孔131,還可以在第三夾持板13上設置矩形開口,從而使得手機位置的放置更為的自由,或者可以在第三夾持板13上設置多個通孔,也可以使得其定位于不同的地方。
三塊夾持板進行設置的時候,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卡接,比如第一夾持板11與第二夾持板12可以是轉(zhuǎn)動安裝,并且在第一夾持板11與第二夾持板12垂直的時候,兩塊板固定卡接從而使得手機能夠固定于該拍照夾持裝置上;優(yōu)選的,可以在第一夾持板11和第三夾持板13上設置相應的防滑墊,從而增大手機與夾持模塊1之間的摩擦力從而使得手機更加的穩(wěn)固的定位與該夾持模塊1處。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廣東數(shù)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廣東數(shù)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86452.0/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戶外智能休閑設施(蛋蛋屋)
- 下一篇:衣物捐贈回收椅(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