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真空紫外燈質譜電離源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786321.2 | 申請日: | 2017-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2490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1 |
| 發明(設計)人: | 梁沁沁;張龍飛;唐彬;朱立平;羅宗昌;韓方源;張潔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1J49/10 | 分類號: | H01J49/10;H01J49/14;H01J49/16 |
| 代理公司: | 南寧東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 代理人: | 戴燕桃;巢雄輝 |
| 地址: | 530023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真空 紫外 燈質譜 電離 | ||
1.一種真空紫外燈質譜電離源,包括電離源腔體(1)、真空紫外燈(2)、微通道板(3)、陽極電極(8)、氣體進樣管(10)、推斥電極(9)、差分電極(7)、傳輸腔體(5)和離子傳輸電極(6),其特征在于:
所述真空紫外燈(2)、微通道板(3)和陽極電極(8)設置于所述電離源腔體(1)內部,所述微通道板(3)和陽極電極(8)沿所述真空紫外燈(2)光線出射方向依次設置,所述真空紫外燈(2)、微通道板(3)和陽極電極(8)同軸設置;
所述微通道板(3)為一個或多個,當所述微通道板(3)為多個時,多個所述微通道板(3)并排設置,所述微通道板(3)的橫向截面呈圓形,所述微通道板(3)的直徑為10~50?mm,所述微通道板(3)的通道孔徑為5~50?μm;所述陽極電極(8)的橫向截面呈圓形,所述陽極電極(8)的直徑為10~100?mm;所述微通道板(3)與陽極電極(8)之間的距離為20~100?mm;
所述微通道板(3)放置于屏蔽殼(13)內,所述屏蔽殼(13)頂部與提拉桿(12)的底部相連,所述提拉桿(12)的上部穿過所述電離源腔體(1)頂面并可沿所述提拉桿(12)的軸向移動,所述提拉桿(12)與所述電離源腔體(1)之間設置有真空密封圈(11);
所述屏蔽殼(13)內還設置有環形的聚焦電極(17),當所述微通道板(3)為一個時,所述聚焦電極(17)設置于所述微通道板(3)的周向外圍,當所述微通道板(3)為多個時,所述聚焦電極(17)設置于所述微通道板(3)之間;
所述推斥電極(9)和差分電極(7)分別位于所述微通道板(3)和陽極電極(8)兩者之間所成空間的上方和下方,所述電離源腔體(1)的底面開設有開口,所述差分電極(7)匹配設置于所述開口上;所述推斥電極(9)和差分電極(7)均為平板結構,所述推斥電極(9)和差分電極(7)平行設置;所述推斥電極(9)中心設置有通孔,所述氣體進樣管(10)一端穿過所述電離源腔體(1)頂部,另一端穿過所述推斥電極(9)的中心通孔;所述差分電極(7)中心設置有圓形差分孔(15),所述差分孔(15)與所述推斥電極(9)的中心通孔同軸設置;
所述傳輸腔體(5)位于所述電離源腔體(1)下面、所述差分電極(7)的下方,所述電離源腔體(1)通過所述差分孔(15)與所述傳輸腔體(5)連通,所述傳輸腔體(5)的底面設置有出口(16),所述出口(16)位于所述差分孔(15)的下方;所述離子傳輸電極(6)由3片圓環電極(14)上下堆疊組成,所述圓環電極(14)之間通過絕緣層互相絕緣,所述圓環電極(14)以及所述圓環電極(14)和所述差分孔(15)同軸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紫外燈質譜電離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層為聚四氟乙烯片。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紫外燈質譜電離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進樣管(10)為金屬毛細管或石英毛細管,所述氣體進樣管(10)為一根或多根;所述氣體進樣管(10)的長度為0.05~5m,所述氣體進樣管(10)的內徑為25~500μ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紫外燈質譜電離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紫外燈(2)為氣體放電燈光源、激光光源或同步輻射光源中的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紫外燈質譜電離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孔(15)直徑為0.5~5mm,所述推斥電極(9)與差分電極(7)之間的距離為20~10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未經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8632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