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動力傳遞機構、減速器以及帶減速器的馬達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784657.5 | 申請日: | 2017-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597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30 |
| 發明(設計)人: | 陳國順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淵馬達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H55/14 | 分類號: | F16H55/14;F16H55/22;F16H57/023;H02K7/116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劉建 |
| 地址: | 日本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動力 傳遞 機構 減速器 以及 馬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動力傳遞機構,例如涉及帶減速器的馬達的動力傳遞機構。
背景技術
以往,提出了帶減速器的馬達。在這樣的馬達中,從馬達輸出的驅動轉矩經由固定于馬達軸的蝸桿以及螺旋齒輪而被增大,進而被從以固定于齒輪箱的固定軸為中心與螺旋齒輪一起旋轉的輸出軸取出到外部(參照專利文獻1)。
在上述的馬達中,螺旋齒輪的旋轉經由緩沖橡膠傳遞至輸出軸。此時,因作用于緩沖橡膠的力的反彈力而輸出軸被施加軸向的力,因此,在固定軸上設有使輸出軸不從固定軸脫落的防脫機構。
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5-155858號公報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但是,上述的防脫機構如果固定軸為實心則能夠設置,但并不適用于中空的固定軸、樹脂制的固定軸的情況。此外,也已知有在收納螺旋齒輪的齒輪箱的上部具有罩的減速器馬達,但由于對輸出軸施加軸向的力而也對罩施加力,也擔心因罩松動而水浸入馬達內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鑒于這種狀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實現輸出構件的防脫的新型結構?;蛘咛峁┮种茖φ质┘拥牧Α⒎乐狗浪δ艿慕档偷男滦徒Y構。
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的某一方式的動力傳遞機構具備:蝸輪,其與被傳遞馬達的旋轉的蝸桿嚙合;緩沖構件,其與蝸輪一起旋轉;以及輸出構件,其與緩沖構件一起旋轉。緩沖構件在馬達的旋轉傳遞至輸出構件的情況下,例如通過在蝸輪與輸出構件之間進行壓縮變形來緩和該蝸輪與該輸出構件的碰撞,輸出構件在馬達的旋轉傳遞至該輸出構件的情況下,被限制相對于蝸輪在固定軸的軸向上進行相對移動。
根據該方式,輸出構件在馬達的旋轉傳遞至該輸出構件的情況下被限制相對于蝸輪在固定軸的軸向上進行相對移動,因此,能夠抑制輸出構件從蝸輪脫落。
也可以是,所述動力傳遞機構還具備限制機構,該限制機構允許輸出構件相對于蝸輪在周向上進行相對移動,并同時限制輸出構件相對于蝸輪在固定軸的軸向上進行相對移動。由此,能夠由緩沖構件緩和輸出構件與蝸輪的碰撞,并同時以簡單的結構抑制輸出構件從蝸輪脫落。
也可以是,限制機構具有:凸部,其設置于輸出構件以及蝸輪中的一方;和引導槽,其設置于輸出構件以及蝸輪中的另一方,且對凸部進行引導。引導槽也可以沿著輸出構件或者蝸輪的周向設置。由此,能夠以簡單的結構抑制輸出構件從蝸輪脫落。
本發明的另一方式是減速器。該減速器具備:蝸桿,其被傳遞馬達的旋轉;上述的動力傳遞機構;固定軸,其將蝸輪、緩沖構件以及輸出構件支承為能夠旋轉;殼體,其固定固定軸;以及罩,其在蝸輪、緩沖構件以及輸出構件以能夠旋轉的方式支承于固定軸的狀態下封閉殼體的開口部。
根據該方式,輸出構件相對于蝸輪沿著固定軸的軸向的移動被限制,因此,罩從輸出構件承受的力減少,即便不在固定軸設置罩的防脫件,也能夠防止罩的脫落。此外,還能夠防止防水功能的降低。
本發明的又一方式是帶減速器的馬達。該帶減速器的馬達具備馬達、以及與馬達的軸連結的上述的減速器。
根據該方式,即便在對減速器施加較大的負荷的狀態下,也能夠將馬達的旋轉高精度地傳遞至輸出構件。
需要說明的是,將以上的構成要素的任意組合、本發明的表現在方法、裝置、系統等之間轉換而成的方式作為本發明的方式也是有效的。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實現輸出構件的防脫的新型結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帶減速器的馬達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減速器的分解立體圖。
圖3是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減速器的剖視圖。
圖4是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蝸輪的立體圖。
圖5是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輸出板的立體圖。
圖6是包含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動力傳遞機構在內的減速器的局部剖視圖。
圖7的(a)是圖6的A-A剖視圖,圖7的(b)是圖7的(a)所示的區域R1的放大圖。
圖8的(a)是圖6的B-B剖視圖,圖8的(b)是圖8的(a)所示的區域R2的放大圖。
圖9是用于對馬達的旋轉傳遞至輸出板時的動力傳遞機構的動作進行說明的圖。
圖10的(a)是輸出板旋轉時的圖6的B-B剖視圖,圖10的(b)是圖10的(a)所示的區域R3的放大圖。
附圖標記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淵馬達株式會社,未經馬淵馬達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8465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