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鍋爐定排水池排水回收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778579.8 | 申請日: | 2017-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1462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0 |
| 發明(設計)人: | 徐耀利;邊登鵬;張天宇;劉建生;程朝輝;晏海濤;姚東;林森;鄒文輝;郭佳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唐國際紹興江濱熱電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46 | 分類號: | G06K9/46;F22D11/06 |
| 代理公司: | 蘇州市中南偉業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耿丹丹 |
| 地址: | 312366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排水池 拍攝裝置 回收 鍋爐 排水 圖像處理裝置 抽水裝置 攪拌裝置 拍攝圖像 圖像 移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鍋爐定排水池排水回收方法及裝置,包括定排水池(1),設置在所述定排水池主體底部的攪拌裝置(13),設置在所述定排水池內能夠移動的拍攝裝置(12),設置在所述定排水池內的抽水裝置(14),以及用于處理拍攝裝置拍攝圖像的圖像處理裝置。能夠根據獲取的圖像,判斷定排水池內的水是否能夠回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廢水回收方法及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鍋爐定排水池排水回收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發電廠鍋爐在使用過程中,一般會配套有余熱鍋爐,余熱鍋爐內的水在長時間使用后,需要將定排水池內的水定期排掉。
現有的排水方法極為不科學,比較科學的做法是將定排水池內的水進行重復利用。但由于鍋爐水需要重復利用,會將混有雜質的鍋爐水重新進入到鍋爐的換熱器中,而混有雜質的鍋爐水會將雜質附著在換熱器上,長期以往會將混熱氣上布滿雜質顆粒,進而影響換熱器的換熱效率,從而影響余熱鍋爐的效率。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鍋爐定排水池排水回收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鍋爐定排水池排水回收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S1、定排水池內水的圖像采集,通過攝像裝置采集定排水池內水攪拌狀態下的一定時間內的多張連續圖像;
S2、定排水池內水的圖像處理,將得到的多張連續圖像的圖片均調節為灰度模式,任意選取一張調節后的圖片,讀取該圖片每一個像素點的RGB值,根據RGB值計算每一個像素點的灰度值,比較任意兩個相鄰像素點的灰度值,若相鄰兩個像素點的灰度值均大于150且比值位于0.75-1的區間,則將這兩個像素點歸集于同類像素,則在該圖像上得到多個同類像素組成的像素點集;
對每一像素點集做如下操作,以該像素點集最遠的兩個像素點之間的距離Lm為直徑做第一個圓,以距離Lm兩端各去除一個像素點的距離做第二個圓,計算第一個圓和第二個圓之間同類像素的面積,若同類像素的面積大于第一個圓和第二個圓之間面積的二分之一,則將該像素點集計為一個污染點;重復以上操作,得到該圖像上全部的污染點的個數W1;
對每一張圖像重復上述操作,得到污染點的數據W1、W2、W3···Wn,依次選取該數據中任意連續5張圖像的數據,計算該選取數據的數值的方差,當選取數值的方差小于1的時候,確定該數值組的數據有效,取該數據組的平均值,得到一定時間內多張連續圖像的污染點數量;
S3、定排水池內水的圖像判定,根據污染點數量計算單位面積的污染點數,將得到的單位面積的污染點數與預設的閾值相比較,若單位面積的污染點數小于預設的閾值則判定定排水池內水可以回收;若單位面積的污染點數大于預設的閾值則判定定排水池內水不可回收;
S4、定排水池內水的回收,若判定定排水池內水可以回收,則通過抽水裝置,將定排水池內水重新抽回到鍋爐上的換熱器中;若判定定排水池內水不可回收,則通過抽水裝置將水引入到外部處理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像素點的灰度值的計算方法如下,讀取每一個像素點的RGB值,根據公式Gray=R*0.3+G*0.59+B*0.11進行計算。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2中同類像素點集中,像素的個數不小于4個。
借由上述方案,本發明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通過該裝置及方法,能夠快速確定定排水池內的水是否符合回收的要求,實現對定排水池內水的回收。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定排水池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唐國際紹興江濱熱電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浙江大唐國際紹興江濱熱電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7857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